一、强基固本,守牢安全底线
1.加强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
落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指导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落实问题闭环整改,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2.加强重大活动保障和应急处置
规范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程序,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和要人保障等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聚焦中高考、重要节假日等时间段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坚持“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隐患排查,严密防范事故级别的食源性疾病发生,提升餐饮服务重点环节风险防控和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处置能力,按照“核查快速、疏导及时、处置到位”原则,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确保食品安全事件零发生。
3.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
结合建德市餐饮业态发展新形式和监管队伍现状,推动各级监管部门加强力量配备,注重监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积极参加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研究、技能比武等工作,重点掌握餐饮业态重点风险防控措施、食源性疾病卫生学调查程序等内容,提高履职能力水平。
二、食安利民,深化五大行动
围绕“一小一老、网络城乡”,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整治、校园示范食堂建设(民生实事)、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升级、网络餐饮监管优化、农村家宴提质升级五大行动。
4.高标准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围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各项重点任务,完成全市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全覆盖检查整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级A级比例达到30%以上,显著提升学校食品安全整体水平,通过市级互查、省级验收和国家抽查,确保考核优秀。
5.高质量完成省市民生实事建设项目
坚持拉高标杆、示范引领,紧扣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标准和工作进度,高质量完成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建成“硬件示范、色标示范、卡位示范、合同示范”的中小学“示范食堂”12家。
6.持续提升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水平
持续抓好养老机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食堂的准入和后厨改造提升,分类建成一批符合要求的养老助餐单位。建成单位食品安全量化等级均达到B级以上,老年食堂持证达到100%。助力共富,推动社区食堂迭代升级,做好食品安全监管,为“全龄友好、普惠优享”的便民助餐服务守好安全底线。
7.优化网络餐饮线上线下监管
建立与平台的许可信息交换机制,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公示”,提升信息公示真实性和公示率。加强对无堂食外卖实体店监管,纳入日常监管重点,探索建立多元管理体系。优化“阳光厨房”展示路径,提升视频展示有效性,保持外卖商家“阳光厨房”高建设率。应用“阳光厨房”“数智人”线上监管措施,提升“互联网+监管”闭环整改,探索外卖商家风险线索推送“互联网+监管”核查处置,常态化使用外卖封签。
8.推进农村家宴提质升级
开展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回头看,保持设施设备、场所环境等常态化管理。规范农村家宴集体聚餐备案、登记、指导工作,实现“聚餐有申报、过程有指导、事后有追溯”。继续引导培育一批家宴预订、套餐选购、食材配送、厨师管理等全链条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家宴管理团队,持续推动农村家宴转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