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17783/2025-0055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更楼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5-02-08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5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15万元;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3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16亿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4.1%,排名全市第1;完成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亿元;规上其他服务业指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M2.5指数等指标均排在全市前列。
(一)党的建设方面
以党建领富试点工作为抓手,推动强村带弱村、全流域、跨市域合作,打响“更有味”、更化大创园培训经济及影视IP品牌,促进集体经济增收180余万元,相关做法在“浙江组工”刊发。深化“精分严管·六比一争”行动,推进高山梦想海洋馆提升,招引00后新农人阙婉婷种植600亩城南梦想田园,村企共建“益企富”强村公司,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00个,带动集体增收270万元。更化社区获评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社,新市做法在“党建领富、百万夺标”推广会展演。打造“楼里微光·更有爱”党建品牌,推出城南有好“市”,将志愿服务搬进晚风集市,开展活动50余场,惠及1.8万余人次。培育“合笙影视”等企业78家,招引创客230名,更上青年青创综合体亮相湖滨银泰“青荷市集”,代表建德参加杭州荷桂人才座谈会。更化社区成功创成杭州市科技孵化器,杭州大创园验收组评价“四个好”,青创同心荟获评2024年度杭州市精品同心荟。加强乡村梦想家招募,落地润元农业白芨种植、唐春华油画工作室等11个人才项目,为村民增收、为集体带富。举办全省美发美容技能竞赛,在省级技术能手实现突破。青创综合体亮相湖滨银泰“青荷市集”,汪芷伊参加刘嫔珺部长召集的荷桂人才座谈会。制定街村两级“3+2”扛旗争先工作体系,晾晒村社干事清单58件,干事创业面貌焕然一新。
(二)经济发展方面
致力项目招引,全年赴厦门、芜湖、常山等地外出招商奔跑41次,签约项目3个,在谈项目2个。占地面积73亩总投资2.88亿的城南农贸城已完成竣工验收,计划明年1月正式运营。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投资50亿元农夫六期成功签约落户更楼,农夫六期更楼公司顺利注册,场地平整已进入收尾阶段,计划12月底完成拿地。投资1.15亿元建德南方20万吨/年替代燃料项目开工建设。建德市公路养护生产基地迁建工程全面投产,石马头矿区综合整治项目稳步推进。成功引进南方水泥浙江销售公司。南方水泥获评杭州市低碳工厂,新认定省级数字化车间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企业1家。推出“更有烟火味”夜经济,开设晚风集市,依托特色活动,做好商旅融合文章。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建德7017青岛啤酒节。针对餐饮、超市、建材等行业,推出“更有味”特色消费季系列主题活动2次,共计发放消费券1.7万张,切实激发消费活力。加快近郊农业产业集聚,投入600万元完成城南田园配套提升,城市中央田园精彩呈现。投入200万元完成果蔬采摘园、花果沟等提升改造。全年接待游客量6万余人,其中,采摘季日均客流量达500人次。农业新质生产力石岭砚然谷“海鲜陆养”鱼菜共生项目全面投产,受到社会各界和主流媒体持续热赞,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
(三)克难攻坚方面
高质高效攻项目,夜以继日完成水产业平台一期土地平整,现已挂牌,二期场地基本具备土方消纳条件,有效保障水产业项目推进。新农都农贸城完成建设,加快推进试营业。完成汽车城项目土地出让120余亩并顺利交付土地,目前项目无障碍施工。320国道改建、龙门上隧道等市级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年完成320国道、水产业、杨后山矿山资源等区块2843亩土地、1221穴坟墓的政策处理工作,完成仁丰府319户841套安置房分房工作。融富府保交楼商品房项目与6月完成小区竣工验收,7月顺利打通房产办证途径。仁丰府安置房项目通过市级专题会议,9月正式启动产权证办理工作,目前已办理产权证386本,实现交房即办证。经多轮协商,顺利完成临时农批市场资产回收。开展国有资产盘活攻坚,收回占用、失管资产11处。加速推进“三块地”处置,完成做地收储49.3亩。完成低效用地回收291.6亩,完成率为435.3%,全市排名第2。
(四)城乡融合方面
基础配套日趋完善,杭衢铁路建德南站基本建成,大学城正式开工,未来广场、体育健身公园投入使用,御江山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管道燃气扩面入户工作持续推进,新增老旧社区燃气入户272户。完成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方案评审,更化社区的省级未来社区建设评价工作。甘溪单元详规编制完成,同时启动黄岙区块、更楼社区有机更新规划方案编制。城区绿化改造、景观亮灯等工程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亮点纷呈。精准谋定各村社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特色路径。1-11月,15个村(社)全面完成“8050”任务,实现村集体收入1943.89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233.34万元,同比增长8.37%,6个村社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桥岭村杭州市美丽乡村特色村项目开工建设,新市村杭州市美丽乡村特色村项目全面完工,湖岑畈村数字乡村已完成招投标,签订合同后即可开工。盘活闲置农房40宗,共计6066平方米,带动农户增收84.3万元。有序推进1130亩的稻鸭综合种养项目。生态底色持续擦亮。投入2000万元完成全市首个乡镇(街道)水务一体化“一户一表”改造项目,13个村5400户百姓受益,每年可为村集体节省资金近百万元。长效抓好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投资330万元杭州市污水零直排村项目开工建设,建德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改造二期工程基本完工。高标准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1300亩高标农提升项目基本完成,旱改水后续种植管护到位。桥岭地瓜干获浙江农业农村官微认可报道,更楼更有味区域公用品牌、更楼长岭艺术村品牌策划获浙江省首届“乡约浙里”创意大赛优秀奖。
(五)民生治理方面
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优化“幸福方桌”老年人用餐送餐服务体系建设,获农业农村部、民政部现场肯定。完成区域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充分用好党群中心、民生综合体等“一老一小”场景。整合多种政策和安置房房源,简化分房流程,108户被征迁户提前住进新房。认真办理居民议事会成员意见建议,于合片百姓期盼多年的7路公交成功实现延伸。面对持续高温天气,更楼社区为户外工作人员设置“楼里微光·更有爱”免费爱心冰柜服务点,掀起社会爱心接力热潮。应急体系发挥实效。在全市率先成立街道应急消防管理内设机构,实现应急处突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街村干部上下一心,成功高效处置6·27暴雨和城区内涝事件,相关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邓家村干部巡查发现大坪滑坡隐患,实现人员提前避险,避免重大人员财产损失,相关案例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头版刊登。开展小区消防隐患清零行动,新增电动车充电桩4处,查处违规充停电动车300余辆。紧紧围绕“抓源促治、强基固本”工作主线,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巩固平安建设成果,上半年平安考核指数位居全市前列。村级信访信用体系建设成果丰硕,相关做法在杭州市信访相关工作会议上做交流发言。全面推广“首席调解员”做法,充分发挥村社书记调解作用,共排查处置矛盾纠纷795起,就地化解率达95%,相关做法在《浙江政法》刊登,获建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持续推行“执法+网格”巡防执法模式,拆除公共场所保笼83处,排查整治其他安全隐患1027个,全力消除风险隐患。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强产业、优结构”,在产城融合上持续发力。拼抢工业经济。持续跟踪农夫六期项目的落地,全力保障做好汽车城、物流城项目。同时继续深挖投资潜力,随着替代燃料项目的开工建设,做好项目的服务保障及数据归集工作,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加快谋划、招引、推进南方锂电池项目落地。继续推进低效用地改造提升工作,精准排摸辖区内低效用地、闲置土地底数,通过兼并重组、技改投入等途径,推进后塘工业园区扩容提升及更石线水产业区块2家企业的回收。提振特色农业。聚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加快城郊田园综合体实施建设,做强“一镇一品”近郊农旅。积极争取石岭村闲置农房盘活、“新更楼人”之家等区市协作项目,申报2025年度杭州市美丽乡村特色村创建工作。围绕更有味区域公用品牌,重点发挥规模以上家庭农场、农业公司龙头示范作用,扩大更有味生态大米、草莓、蔬菜、食用菌、蓝莓、中药材等优势产业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推动标准化生产,扩产提质增量。推广“稻+”综合种养农业,创新探索新型种养模式。推广发展林业(林下)经济,林地、园地上“做文章”,“高山海味”扩面提质,做优做强高山农业。壮大商贸服务。抢抓大学城、水产业建设契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持续推出更有烟火味“晚风集市”,以特色夜生活体验,点燃城南新区“民工夜经济”。开展“更有味”消费季主题活动,激活消费市场,带动在库及重点培育零售单位收入增幅向好,培育重点商贸服务业企业(单位)6家。
(二)聚焦“抓招商、强保障”,在项目推进上持续发力。12月完成老市场搬迁、农贸城投用。全力保障金千铁路外迁政策处理工作。实现320国道改建、龙门上隧道、寿昌江综合治理等市级重点项目无障碍施工。以“有效投资、效益贡献、人流消费”为导向,街村干部全员上阵,共同开展招商奔跑。积极开展水产业招商,紧盯青岛啤酒扩大再投资;围绕新材料招商,争取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尽快签约;以“司机之家”为平台,大力实现物流税源回归。同步配合各主体做好农贸城、汽车城项目招引、运营工作。持续深化更化合作共富园区管理运营,提升“乡村梦想家”招引质效,在人才招引、产业联动、氛围营造上持续发力,推动在谈项目加速入驻,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依托现有土地资源,盘活存量用地,做好土地农转用和场地平整工作,推进低效用地连片整治开发,加快工业园区扩容,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
(三)聚焦“夯基础、打品牌”,在城乡建管上持续发力。稳步推进城市更新,盘活闲置资产,完善城市功能,为2025年创建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打好基础;更化社区已完成第八批未来社区验收,继续优化服务功能,增强承载能力,完善运营机制;持续推进管道燃气自建房(联建房)建设安装试点区块工作等民生项目;计划香槟郡至黄岙大桥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寿昌江水质;持续推进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全力创建现代化美丽城镇省级样板街道。做强乡村共富,强化乡村运营,支持新希望鲜奶、砚然谷鱼菜共生等龙头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探索方法路径,稳慎有序推进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清废保卫战,疏堵结合有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扎实推进生态公益林保护等工作。巩固省级“五水共治”考核优秀街道成果,高标完成新市村杭州市污水零直排村建设。
(四)聚焦“稳保障、增福祉”,在民生实事上持续发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扎实推进“幸福方桌”“助联体”建设,探索构建新更楼人共融共享帮扶体系。持续推进老旧街区基础设施维护提升。实现区域卫生室开放运行,实现村级卫生机构全覆盖。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打造“校园微法庭”。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特派员、文艺村长运行机制,做活“更有味”文化乡集,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积极谋划影视产业链延伸,完善影视制作服务配套,推动影视、文创集聚平台联动发展。完善应急保障机制。积极推进省级优秀应急消防管理站创建工作。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体系,持续优化应急消防管理统筹协调机制。针对辖区灾害事故特点和应急实战需求,扎实开展防汛防台等综合防治工作,构建应急预案体系、夯实应急物资保障,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守牢平安稳定底线。巩固社会治理成效,充分发挥“首席调解员”和街道专职调解员作用,依托“基层智治”“共享法庭”等数字平台,开展信访积案和行政诉讼案件调解攻坚清零行动。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聚焦危化企业、大货车整治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