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17513/2025-0058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梅城镇 | 成文日期: | 2025-02-11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我们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继续遵循“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镇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800万元。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数为18616万元,为预算的110.81%,增收因素主要为历年免抵调税收入库。具体分项如下:
(1)增值税(不含改征增值税)11143万元;
(2)企业所得税2983万元;
(3)个人所得税648万元;
(4)资源税240万元;
(5)房产税1683万元;
(6)印花税580万元;
(7)城镇土地使用税1323万元;
(8)环境保护税9万元;
(9)土地增值税7万元。
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16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40万元,加上市级补助收入7308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09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217万元),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26064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镇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1500万元。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数为13042万元,为预算的113.41%。具体分项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88万元;
(2)教育支出60万元;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3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7万元;
(5)卫生健康支出86万元;
(6)节能环保支出62万元;
(7)城乡社区支出5225万元;
(8)农林水支出699万元;
(9)住房保障支出600万元;
(10)公共安全支出104万元;
(11)自然资源与气象支出1292万元;
(12)公路交通与运输支出416万元。
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3042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1699万元(体制上解10757万元,专项上解942万元),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24741万元。
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后,结转下年继续执行结余为132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执行情况
镇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 6000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执行数为7101万元,为预算的118.35%。具体分项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52万元;
(2)彩票公益金收入91万元;
(3)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458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情况
镇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6000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数为7101万元,为预算的118.35%。具体分项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6552万元;
(2)彩票公益金收入安排的支出91万元;
(3)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458万元。
全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相抵后,收支平衡无结余。
(三)其他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1、其他收入执行情况
镇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其他收入预算为2800万元。全年其他收入执行数为5780万元,为预算的206.43%。具体分项如下:
(1)转移性收入(各部门拨入经费)2571万元;
(2)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200万元;
(3)利息收入9万元;
2、其他支出执行情况
镇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其他支出预算为2800万元。全年其他支出执行数为5780万元,为预算的206.43%。具体分项如下:
(1)农林水支出696万元;
(2)城乡社区支出2484万元;
(3)教育支出400万元;
(4)其他支出2200万元;
当年其他收入5780万元。当年其他支出为5780万元。收支相抵后,收支平衡无结余。
二、2024年预算执行效果
2024年,梅城镇的财政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镇人大确定的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保持收入稳定增长,切实提高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一)围绕发展经济,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增长
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加凸显,对各行各业经济影响加剧,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对于搞好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我镇突出做好了与税务部门的充分对接、加强合作,同时在重点企业遇到发展瓶颈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一方面全力“实干”,加强了税源控制,依托市委市政府招商引税政策,积极促进税收增收,一方面钻研“巧干”,通过开源增收工作,拓展税源,稳定税基。
(二)围绕战略目标,保障重点项目,确保发力精准
镇财政按照“量入为出,有保有压”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在保障政府机构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狠抓重点投入,将有限的财力精准投入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点项目、民生工程,保障了美丽城镇建设、安置房建设,保障了工业服务平台快速建设、农业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服务业产业提升持续向好。
(三)围绕债务管理,做好甄别判断,确保降本增效
为进一步解决财政成本过高,镇财政通过多途径优化了债务管理。一是在自查的基础上配合审计、财政部门,进行了全面性的债务甄别,做到对每笔债务的由来、类型、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优化债务结构,加强与融资产品期限长、融资利率低的国有政策性银行联系,降低财务成本;三是建立动态债务管理机制,将债务纳入乡镇预算管理,做到举债必审批,借款不逾期,风险不突破,并通过各种措施逐步清理历史债务。
三、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上级文件精神,按照“积极稳妥、量入为出”原则,结合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安排,同时考虑国家减税降费等政策因素,2025年全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为175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5.99%。其中分项预算如下:
(1)增值税(不含改征增值税)11800万元;
(2)企业所得税2800万元;
(3)个人所得税600万元;
(4)房产税1000万元;
(5)印花税400万元;
(6)城镇土地使用税900万元。
2025年全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1700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323万元,加上预期市级补助收入7300万元,收入合计25623万元。
2、支出预算
2025年全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12000万元,具体分项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00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300万元;
(3)教育支出500万元;
(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0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0万元;
(6)卫生健康支出 600万元;
(7)节能环保支出 150万元;
(8)城乡社区支出3500万元;
(9)农林水支出1850万元;
(10)住房保障支出600万元;
2025年全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000万元,加上上级支出13264万元,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25264万元。
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后,结余359万元。
(二)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
按照我镇2025年政府性基金收支的预测和分析,2025年全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为6000万元。具体分项如下: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乡镇分成收入5000万元;
(2)采矿权出让金乡镇分成收入500万元;
(3)土地综合整理收入500万元。
2025年拟安排全镇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000万元。具体分项如下:
(1)城乡社区支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 5000万元;
(2)其他支出(土地综合整理收入安排的支出)1000万元。
全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三)2025年其他收支预算
按照我镇2025年其他收支的预测和分析,2025年全镇其他收入预期为3020万元。具体分项如下:
(1)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000万元;
(2)利息收入10万元;
(3)其他收入10万元;
(4)转移性收入(各部门拨入经费)2000万元。
2025年拟安排其他支出3020万元,具体分项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00万元;
(2)教育支出200万元;
(3)科学技术支出100万元;
(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00万元;
(5)卫生健康支出500万元;
(6)节能环保支出100万元;
(7)城乡社区支出500万元;
(8)农林水支出800万元;
(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20万元。
全镇其他收支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上述的预算数据,会根据实际我镇运行的具体情况及上级补助情况进一步调整,届时我们会再向镇人大主席团报告。
四、实现2025年财政预算目标的主要措施
2025年镇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政府工作目标和年度收支预算任务,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培植新财源,努力推动经济新发展
充分发挥财税优惠政策和财政资金作用,加大财源建设投入力度,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财政增收。加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及开源增收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全力推动产业转型,推动园区企业做大做强。
同时重视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巩固美丽城镇建设成果,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对财税收入的贡献率。全力支持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切实做大农村旅游产业,挖掘农业多样性功能,开发农业文化产品,打造梅城休闲农业新名片。
(二)加大保障力度,提升民生福祉
立足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功夫。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全面落实各项财政支农惠农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推动和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投入;全力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
紧紧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积极推进收入管理、预算管理、体制管理以及绩效管理四大领域改革。积极与财政及各部门的对接工作,深入做好研究和谋划,及时了解改革动向和进展情况,牢牢把握改革主动权,推动我镇财税工作再上新水平。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上级主管单位和镇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确保全年财政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为高质量实现千年古城全面复兴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