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16473/2024-323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建德市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4-08-07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
文件编号:
关于建德市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4年
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4-08-07 10:30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2024年7月30日在建德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建德市人民政府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有关规定和会议安排,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以审议。

一、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3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市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贯彻落实三个“一号工程”,全面推进“五大会战”,坚持“强统筹、抓重点、破难点、争试点”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抓好组织收入,强化财政管理和资金保障,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出了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

(一)一般公共预算

1.市本级财政情况

预算情况。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23年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738707万元,其中: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419万元、中央税收返还收入20183万元、省体制结算及杭州市补助152292万元、上级专项补助32200万元、调入资金47500万元、上年结转3773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5000万元、乡镇上解收入72381万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738707万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5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5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8775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支出32200万元、累计结转下年37732万元。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当年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调整为1032910万元,其中: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6155万元、中央税收返还收入20183万元、省体制结算及杭州市补助194453万元、上级专项补助125274万元、调入资金70000万元、区域间转移性收入4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基金50705万元、上年结转3773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17500万元、乡镇上解收入70908万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调整为1032910万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806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5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56841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支出125274万元、累计结转下年37732万元。

决算情况。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1077360万元,其中: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617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下降17.2%)、中央税收返还收入20183万元、省体制结算及杭州市补助240118万元、上级专项补助111381万元、调入资金7270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705万元、上年结转3773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17500万元、区域间转移性收入30000万元、乡镇(街道)上解收入90864万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1077360万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9208万元(为市本级可执行指标的92.9%,比上年增长7.9%)、债务还本支出65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5393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471万元、援助其他地区1558万元、土地指标调剂转移性支出5000万元、补助乡镇(街道)支出77295万元、累计结转下年53892万元。收支相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全市财政情况

预算情况。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23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为819839万元,其中: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8800万元、中央税收返还收入20183万元、上级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52292万元、调入资金4750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2200万元、上年结转5386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5000万元。2023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为819839万元,其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000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支出322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8775万元、上年结转安排的支出5386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5000万元。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当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调整为1146524万元,其中: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000万元、中央税收返还收入20183万元、上级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94453万元、调入资金70000万元、区域性转移性收入4000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2527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基金50705万元、上年结转5340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17500万元。当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调整为1146524万元,其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600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支出12527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56841万元、上年结转安排的支出5340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5000万元。

决算情况。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1171928万元,其中: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92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2%,比上年下降8.5%)、中央税收返还收入20183万元、省体制结算及杭州市补助240118万元、上级专项补助111381万元、调入资金7270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705万元、上年结转5340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17500万元、区域间转移性收入30000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1171928万元,其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4210万元(为年度可执行指标的93.5%,比上年增长11.3%)、债务还本支出65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5393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471万元、土地指标调剂转移性支出5000万元、援助其他地区1558万元、累计结转下年60753万元。收支相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预备费动用情况:2023年度预算安排预备费5000万元,当年支出79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应急防汛支出,未动用部分在调整预算阶段由市财政统筹安排用于保障本年度刚性、急需、重点项目。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预算情况。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23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509026万元,其中: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070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347万元、上年结转8797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509026万元,其中:2023年政府性基金支出38170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支出9347万元、上年结转安排的支出87979万元、调出资金30000万元。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当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合计调整为380739万元,其中: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2768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6800万元、上年结转7893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732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调整为380739万元,其中:2023年政府性基金支出25500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支出46800万元、上年结转安排的支出78939万元。

决算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388748万元,其中: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421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9%,比上年下降64.8%)、省和杭州市专项补助48273万元、上年结转7893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7320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计388748万元,其中: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8221万元(为年度可执行指标的92.8%,比上年下降47%)、调出资金233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93万元、累计结转下年27603万元。收支相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预算情况。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23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收入为116873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66395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为183268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为118850万元,加上年末累计结余64418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合计为183268万元。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当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调整为119951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66395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为186346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调整为120101万元,加上年末累计结余66245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合计为186346万元。

决算情况。2023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数为12549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6%,比上年增长7%),加上上年结余收入66395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91893万元。2023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数为13738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4.4%,比上年增长17.5%),加上年末滚存结余54506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合计191893万元。收支相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自2021年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2022年起城乡医保和职工医保实行市级统筹,上述基金的收支数据不在本级社保基金中反映;2023年度,城乡养老、机关养老、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收支数据在本级社保基金中反映。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预算情况。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23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合计为11051万元,其中: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1000万元、上级补助51万元。2023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合计为11051万元,其中: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51万元、调出资金11000万元。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当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合计调整为20051万元,其中: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0000万元、上级补助51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合计调整为20051万元,其中: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51万元、调出资金20000万元。

决算情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20425万元,其中: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374万元(完成预算的101.9%,比上年下降6.9%)、上级补助51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合计20425万元,其中: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51万元(为年度可执行指标的100%,较上年下降99.1%)、调出资金20374万元。收支相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五)政府债务情况

2023年初,我市政府债务余额为110453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56193万元、专项债务448342万元)。2023年批准的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184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7083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75700万元。2023年末我市政府债务余额为118352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707861万元、专项债务475662万元),我市债务余额未超过政府债务限额。2023年,我市争取到52500万元的新增一般债券资金,用于320国道建德杨村桥至会泽里段改建工程等项目;争取到27320万元的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用于2023年新安江街道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

由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全市2023年度财政决算尚在编审中,因此,向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全市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数均为预计数。本次报告的数据为经省财政厅审核通过的决算数。

二、202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全市一盘棋”和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理念,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夯实财政保障基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管理质效,推动财政平稳运行,在助推建德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树立新气象。

(一)上半年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上半年,市本级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92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8%;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458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上半年,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881万元,为预算的56.1%,较上年同期下降9.3%(其中:增值税85001万元,同比下降15%;企业所得税62830万元,同比下降0.6%;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26551万元,同比增长18.8%,主要是困难减免和土地差别化减免政策调整带来的增收);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1499万元(本市收入安排的支出30979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101702万元),为可执行指标的46.4%,比上年同期增长17.3%。

预备费动用情况:2024年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5000万元,年度过程已使用300万元,主要用于乡镇防灾救灾。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8429万元,为预算的13.8%,比上年同期下降50.2%,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形势复杂严峻,土地出让未达预期,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771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2.3%;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3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6.7%;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9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8%;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86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9%。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5509万元(本市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11298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22527万元),为年度可执行指标的51.1%,比上年同期下降18.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024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6%(本市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8349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18995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市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5781万元,为预算的49.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7885万元,为预算的52.8%。

自2021年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2022年起城乡医保和职工医保实行市级统筹,2024年起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实行省级统筹,上述基金的收支数据不在本级社保基金中反映;2024年度,城乡养老、机关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数据在本级社保基金中反映。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396万元,为预算的102%;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1万元,为预算的100%。

5.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24年6月底,浙江省财政厅下达我市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204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7283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75700万元。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债务余额为119133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727174万元、专项债务464162万元)。今年争取到一般债券资金20000万元,专项用于320国道建德杨村桥至会泽里段改建工程、下涯中心小学新建工程等项目。

(二)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中所做的重点工作

1.开源节流强统筹,财政运行平稳可持续。围绕2023年度财政预算平衡,按照轻重缓急和“保、优、延、减、稳”的原则,从严从紧制订调整预算方案,并在年度财政体制结算期间,积极向省级争取补助,确保年度财政收支平稳收官。围绕做大做优收入蛋糕,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系列政策,持续深化开源增收,规范税费征管,不断强化组织收入管理,建立市级月度组织收入调度会议,按月监测,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截至6月底,全市开源增收项目共计完成77.4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48%,其中向上争取资金25.6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35亿元的73.4%。全力抓好土地指标、林地指标和粮食功能区异地代保等杭州市共富政策指标款调剂,上半年累计实现3.3亿元。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三公”经费预算只减不增,印发《关于建立建德市2024年负面清单深化“过紧日子”的通知》,建立十二项40条过紧日子负面清单,稳步推进建立市级零基预算工作专班,制订调整优化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规定,全面组织市级部门和乡镇(街道)开展“过紧日子”政策业务培训,并积极走访乡镇(街道),为乡镇(街道)党委班子解读宣讲“紧日子”政策。

2.提质增效促发展,集成优化政策供给。按照“有效政策加力提效、低效政策全面缩减、无效政策果断压减”的要求,全面开展全市产业扶持政策和涉企专项资金整合,完善相关政策实施细则和资金管理办法,不断提高产业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实质性推进“大三农”政策体系重塑,谋划建立“大三农”政策专项资金项目竞争性分配办法,最大限度发挥政策资金使用绩效。根据我市发展实情和当前财力实际,出台本市新一轮“8+4”政策,推动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统筹资金全力保障省市“8+4”政策兑现,上半年累计兑现省市“8+4”政策资金5.27亿元。不断推进政府投资和部门项目的控成本管理,并从市级项目延伸至镇、村项目,围绕项目建设从源头上做好节支文章。抓好“基金+资本”招商,致力于专业化、精准化招商,重点发力低空经济领域,发挥资本撬动作用,促进建德市产业基金专业化、体系化管理,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3.聚焦民生谋幸福,推进民生实事落细落实。围绕民生事业发展,聚焦公共服务“七优享”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提升,统筹各类财力持续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到杭州市西部补短建设资金1.2亿元,全力争取到一般债券2亿元用于保障320国道改建、中小学改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项目,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32.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0%,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推进中央“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建设,推动实施“和乐、和谐、和融、和润”4方面15大类项目,项目总投资6.26亿元。积极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创成全省首批百万家庭奔富行动示范县为牵引,继续推进“财金助力扩中家庭”、“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扩面”等工作,加快打造财政助推共富标志性成果。

4.系统治理重监管,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运行定期监测机制,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的优先顺序,加强“三保”支出进度监测,优先做好“三保”资金保障,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健全库款运行预警监测机制,提高库款预测精准程度、前瞻性和预见性,按月制订库款保障计划和预案,确保库款运行平稳安全。全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立全市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夯实“真金白银”化债,积极争取上级化债政策,制定化债计划和工作责任清单,有序推进化债工作。加强社保基金运行分析研判,多渠道筹集资金全力保障社保基金平稳运转,2024年上半年,财政对社保补助资金9.54亿元,增强基金风险应对能力,切实有效防范社保基金运行风险。

5.深化改革赋活力,紧抓财政管理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人大+巡财审”联动工作机制,持续推进财会监督体系建设,充分运用监督信息共享平台,推进财会监督数据共享共用。积极争取到全省唯一的“地方财政治理能力评价试点暨五财指数评价试点”,按照省财政厅“深耕建德、立足浙江、放眼全国”的站位和要求,充分发挥省财政厅、高校专家团队和建德市的多向联动作用,全力推进“五财指数”试点工作在建德落细落实,落地全省首批省县合作研究基地—“建德善治与共富基地”。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与改革,选取12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稳步推进乡镇财政规范管理与改革;有序推进EOD模式和国储林等项目的研究。

(三)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和稳经济促发展的背景下,我市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市场主体持续承压经营,房地产和土地市场仍在低位运行,财政面临着收入缩减、支出紧难、风险凸显、监管从严等多重挑战,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紧平衡、难平衡将成为当前和未来几年的常态。

一是组织收入增收难度显著增强。一方面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税收收入放缓。传统支柱产业水泥、化工行业以前年度“东边不亮、西边亮”,但分别受房地产下行、出口受阻等因素影响,价格和市场持续处于低位运行,税收呈现了两边都不亮的状态;其他如房地产、金融、冶金、建筑等传统行业都呈现下降态势。同时,受产业转型升级不够以及新兴产业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市税收后继乏力十分凸显。另一方面受房地产下行和重大政策调整影响,我市财政收入的来源结构已从原先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土地指标调剂收入等多支柱支撑转型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单支柱支撑,叠加免抵调指标等可调控余额的大幅缩减,全市收入规模和增长空间有限。同时,受到多重一次性因素的叠加影响,如2023年上半年的2.94亿元采砂权处置收益缴库带来的同比高基数,个税分红进度不及预期,企业股价不理想没有大额分红和股权转让计划,部分重大非税项目影响非税收入实现等,全市财政收入增速预计可能进一步放缓。

二是财政支出进入更难保障期。建德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近年来,受民生刚性支出、稳经济政策(“8+4”政策和“两新”政策等)、共同富裕提标增支、债务还本付息、政府投资项目尾款支付、PPP项目支付、上级各类考核任务支出叠加社保基金刚性缺口等因素影响,全市财政收支平衡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以前年度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在上级政策窗口期实施了15个PPP项目和较多的补短板项目,近年来已陆续到达支付高峰期,我市财政支出呈现出“多领域、大体量、强刚性”的总体态势,全市财政保障难度不断加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和举措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财政”“大统筹”理念,紧抓组织收入,加强支出管理,强化财政职能,统筹推进保平衡、促发展、惠民生、强管理、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深化开源增收,全力做大做优收入蛋糕。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组织收入管理,健全完善市级月度组织收入调度会议,按月监测,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力争圆满完成各项收入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行业和属地职责,进一步夯实重点税源企业“压舱石”作用,依法征税、齐抓共管,稳定企业的发展预期和干事创业信心,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着重招引培育涵养稳定可靠的地方税源,在稳定存量的基础上做大增量,积极谋划推进当前及未来的收入项目,推动加快形成新增可靠财源,实现量增质优。力争杭州共富政策的指标调剂收入尽快及早全部实现,全力推进重大收入项目进度,进一步加快土地招商和出让,积极做好林地指标库建设和对外调剂工作,紧盯重大涉矿工程处置收益实现进度,进一步加大闲置资产盘活使用的力度。不断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杭州市关于三甲创建的政策资金支持,全力争取省和杭州市社保特困帮扶政策,加快谋划和储备可争取上级相关政策的项目,全力做大做优收入蛋糕。

二是强化财政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和“零基预算”理念,建立以市长为组长的零基预算工作专班,有序推进各项制度的健全完善。尽全力压减全市的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合理有序管控大额支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财力全力保障民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谋划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成本控制改革和管控,围绕卫健、教育、交通、城市建设等领域做好项目成本控制和节支文章,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公益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全周期预算绩效管理,打好“政策、资金、改革、绩效”财政组合拳,推动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试点。持续推动产业政策和涉企政策清理整合,有力推进“大三农”政策体系重塑,全力推进中央“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更加注重招商项目和产业的落地,助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

三是守牢风险底线,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坚持“三保”刚性支出优先保障,完善“三保”管理机制,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加强社保基金风险预警分析,进一步规范基金征缴,积极争取省市社保特困政策支持,确保基金不出现支付风险。强化库款保障管理,按月监测库款收支运行和专户资金情况,确保库款运行平稳安全。强化政府债务风险管控,重点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新增隐性债务风险防控,严格控制政府债务余额,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持续推进存量隐债化解,坚决守住债务底线。持续推进财会监督,推动建立对财会监督工作的考核机制,强化重点领域监督问责和监督结果运用,发挥好财会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同时,在对年初人代会提出的审查意见,巡察、审计在过程中反映的问题,以及在预算执行中遇到的难点,我们都会进行认真研究,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改进,努力实现财政管理水平提质增效。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总体平稳,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锚定目标、实干争先,在收入上抓好开源,在支出上优化管理,强化资金保障,兜牢民生底线,严防财政风险,为我市加快打造“幸福宜居之城、文旅共富样本”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建德市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pdf

附表: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