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度、有速度、更有温度……防汛一线,他们用行动筑牢安全屏障、守护群众安全
时间:2024-07-02 17:16 来源:建德新闻网 浏览次数: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连日来,面对持续降雨影响,全市上下积极应对汛情考验,合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梅城镇:暴雨中转移群众 坚持不漏一人

受持续降雨和兰江洪峰影响,梅城镇滨江村不少房屋进水、农田被淹,通往村庄的三将线道路也多处积水。6月25日傍晚和26日凌晨,镇村干部在一线两次转移群众,坚持不漏掉一个村民。

滨江村地势较低,从6月25日傍晚5时许水位上涨,村庄主干道进水,镇村干部第一时间组织转移积水路面两侧住户。随着水位不断上升,6月26日凌晨再次转移村民,共转移46户76名村民到各个安置点。6月26日白天,又多次驾驶冲锋舟进村巡查,查看是否有村民遗漏家中。

由于处置、撤离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遗漏一名村民。目前,镇村党员干部仍在24小时巡查,冲锋一线,全力筑牢百姓的“安全防线”。

据梅城镇副镇长张继宏介绍,滨江村是梅城镇受灾相对严重的地方,接到指令后,镇干部、公安、消防、交警、民兵会同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党员、村民代表共120余人,组成转移群众组、救援抢险组、警戒巡查组、机动组四个工作组,根据职责开展工作,经过排查,把待转移的群众分成三个批次,前两批已经转移到安全的安置地点,第三批人员视水情再定,整套机制24小时轮转。

此外,6月26日凌晨,由于连续降雨和兰江洪峰,新安江梅城段水位迅速上涨,梅城镇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公安民警、民兵和志愿者,对沿江道路进行巡查、对受灾群众进行转移,并装填沙袋5000余袋,在各个城墙洞口、沿江沿岸垒筑沙袋墙,防止江水倒灌,守护群众安全。

目前,全镇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共转移安置190人,并安排专人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医疗保障,让他们能够安心。

三都镇:上下齐心 防汛救灾

面对持续强降雨和兰江洪峰引发的严峻汛情,三都镇上下齐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

6月25日晚11时,三都镇400余名镇村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下沉一线,做好防汛设备和应急物资准备工作,顺利转移富春江沿线春江源村地势低洼村民6户12人,以及沿江民宿游客20余人,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除富春江外,其附近流域水位也有明显上涨,其中苔溪水位的不断上涨,导致溪水倒灌进临溪的桔香嘉园小区,小区内地势低洼的50余个一楼车库和60个地下车库被淹,镇政府工作人员连夜调来水泵抽水排水,以减缓居民受灾。昨日下午3时左右,小区积水已全部抽排完毕。

大洋镇:紧急应对兰江洪峰 全力保障群众安全

6月26日,受持续降雨和兰江洪峰影响,大洋镇部分地区出现内涝情况。面对突发状况,大洋镇政府迅速响应,组织各村联村干部与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开展防洪抢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26日上午,受兰江水位暴涨影响,麻车村沿江部分低洼房屋出现进水问题,有部分居民需要进行安全转移。大洋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镇村两级干部立即调派皮划艇赶赴现场进行协助,经过约40分钟的紧张转移后,将村民妥善送至了安置点。截至目前,麻车村通过皮划艇协助转运居民2户5人次。同时,鉴于村卫生院受影响,为保障村民就医需求,在麻车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临时问诊点,确保村民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服务。

6月26日清晨,胡店村村两委在防洪巡查中发现,下王桥头入村口至下王工业园区主干道因兰江洪水倒灌达满溢至路面达200米,而下王工业园区内工人正常上班后被困在了园区内,无法自行撤离。大洋镇及胡店村两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集了铲车和货车等救援设备,对园区内的被困工人进行了有序分批转移。截至目前,已经成功转移了百余名工人至安全区域。

与此同时,鲁塘村相对低洼的地方基本上都进水了,特别是东岳寺路口道路积水严重。为维护交通安全,鲁塘村党员干部与村民合力在路口设置挡水板,对东岳寺路口道路实施交通管制,同时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随时随地响应村民需求,全力保障群众安全。

下涯镇:企业泵房受淹无法取水 多方及时协调解难题

受短时强降雨影响,新安江水位持续上涨,浙江天石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沿江的取水泵受淹,无法取水将导致企业停产。下涯镇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联合市经信局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帮助企业解难题,确保企业能够正常生产。

自前几日,浙江天石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沿江的取水泵被淹后,经过各方协调和企业的配合,浙江天石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近连接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的水泵房,进行临时取水。在两家企业的共同协作下,历经十多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本次临时用水搭接,也顺利保障了后续浙江天石能够正常的生产运营。

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动力分厂厂长许林勇说:“接到下涯镇政府的协调电话,我们就进行了分析研判和厂区资源的整合,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尽全力帮助浙江天石渡过难关,让他们也能顺利生产。”

浙江天石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胡林昌说:“经过市经信局和下涯镇政府协调,公司于25日凌晨通过中策橡胶泵房引水,目前水泵房已经接通,企业运行正常,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非常感谢市经信局、下涯镇政府和中策橡胶的帮助。”

下涯镇经发办主任鲁芳芳表示,本次企业间临时用水搭接,直接避免了企业600余万的经济损失。后续将持续跟进和关注,辖区内的其他企业有任何困难,也会第一时间上门进行协调和帮助。

杨村桥镇:二次转移为出生6天宝宝寻找最优安置点

6月24日上午,杨村桥镇十里埠村苏村自然村转移的出生6天的宝宝优优牵动着不少人的心。

考虑到十里埠村苏村自然村积水一下子退不去,十里埠村党员干部特地为优优小朋友购买了新生儿尿片、湿巾等婴儿所需的日用品。又想到坐月子的产妇需要鸡蛋,村党员干部便一边联系村民家中的土鸡蛋,一边乘车赶往优优一家的安置点——十里埠一号民宿,这里是村里专门为优优一家特别协调的安置点。

由于持续降雨和兰江洪峰的双重影响,十里埠村苏村自然村的村道被满溢的江水淹没,16栋房屋进水,优优家的房屋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转移及时,优优一家得到了妥善安置。

从第一天转移到集中安置点,到现在专门为优优一家协调的更适合宝宝生活的民宿,优优和妈妈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优优爸爸的脸上也有了笑容。优优爸爸说:“第一天搬的时候我脑袋都是懵的,现在就感觉跟在家里面差不多,希望洪水早点退下去,可以早点回家。”

钦堂乡:以暖心守护点亮防汛抗洪中的人文底色

“未来24小时,钦堂乡达到地质灾害红色预警,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请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6月26日一早,工作群里发布的地灾预警通知吹响了全乡防汛抗洪冲锋号。

随着地质灾害红色预警的发布,村里地质灾害点村民及村里高龄、独居老人的安危再次牵动着全乡、各村干部的心。

“避灾安置点准备好,28个风险防范区随时要撤离人员了。”26日一早,乡干部联同村干部闻“汛”而动,走村入户,穿梭在地质灾害点周围,对地质灾害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小心一点哦,最近尽量不要出门了,门口这个地方特别滑,很容易摔跤。”进村巡查的谢田村村干部对一位近90岁的高龄老人叮嘱道。

与此同时,从泄洪水库到山塘沟渠,再到受灾农田,一抹志愿红也流动在老年人的房前屋后。近日持续的强降雨给老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志愿者们为村里腿脚不便的老人送医上门、送药上门,“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葛塘村村医、志愿者们走进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家中,关心老年村民身体状况,了解到村民健康需求,为他们送上基础健康检查。

市交通运输局:清理积水路段 保障群众出行

受持续降雨影响,我市部分低洼区域积水严重。6月26日早上6时许,杨村桥镇杨梓线K2+500-700路段出现积水,最深处近半米,沿线厂区工作人员及运输车辆无法进出,附近群众出行受阻。

市交通运输局应急抢险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市交通执法队执法人员在道路两端值守,劝返经过车辆,疏导交通;市公路服务中心紧急调度“大水牛排涝机器人”前往现场参与排涝作业,同时抢险人员加强排查,徒手清理淤堵路段,保证排水通畅。截至昨日中午,该路段积水已清理完毕,道路恢复畅通。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大巡查力度 保障城市运行

为防范城市内涝风险,保障城市道路安全有序畅通,新安江水库泄洪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大人员巡查检查力度,对辖区内河道、井盖、易积水点进行重点检查及排查,并及时清理道路上堵塞的杂物、垃圾保障来往车辆有序通行。本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统筹应急力量组建应急队伍,如遇内涝情况,立即启用大小水泵,将损失减到最小。

连日来,该局全员24小时轮班上岗,每天出动100多人次参与城区防汛救灾工作,保障城市正常运行。

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会诊”

连日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各类农作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辣椒基地,把脉问诊开良方,指导农户开展灾后生产自救。

莲花镇齐平村贝苗蔬菜基地积水严重,莲花镇党员干部迅速行动,通过人工挖掘排水沟、架设抽水设备、放置排水管等措施,确保180余亩辣椒基地排涝通畅。

“水要尽可能排到外面去,沟里面不要有水。辣椒是很不耐淹的,如果受淹一天一夜的话,那么全都要死了。”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党员干部和技术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察看受灾情况,帮助农户抢排棚内积水。

记者在现场看到,农业技术人员正在和种植户一起查看辣椒长势,并结合现场提醒种植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开沟排水,确保排水通畅、通风降湿、病虫防治等技术要点,指导大家做好辣椒结果期的田间管护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