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17089/2024-3135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建德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4-06-04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民盟市委会、李国承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实施“县中崛起”工程,推进我市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76号)已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完善优质教师引进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发展,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和竞赛教练的挖潜培优作用,我市将进一步加大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省市级以上名优教师和学科竞赛教师的招引奖补幅度,同时创新人才引进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学校柔性引才:
1.引进学科竞赛金牌教练,给予150万元的安家补助,根据完成竞赛绩效指标情况可再奖励30万-50万元。服务期至少8年,补助经费分8年到位。
2.引进全国和省级知名校长、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班主任、省功勋教师、省特级教师,给予100万元的安家补助。服务期至少8年,补助经费分8年到位。
3.引进省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省教坛新秀,给予50万元的安家补助。服务期至少8年,补助经费分5年到位。
4.引进地市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给予30万元的安家补助。服务期至少8年,补助经费分5年到位。
5.引进本科系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或“双一流”建设重点院校高考第一批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给予8万元的安家补助;引进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或“双一流”建设重点院校高考第一批录取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给予5万元的安家补助;引进其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给予3万元的安家补助;引进师范大学或综合性大学高考第一批录取的全日制本科师范类毕业生给予2万元的安家补助。服务期至少5年,补助经费分3年到位。
6.柔性引进国内高层次教育人才,到建德指导学科建设、开展合作研究、培养人才团队、定期为师生上课讲学等,给予教育人才一定的薪酬补助和工作津贴。
7.此外,以上教育人才还可同时享受建德市政府规定引进人才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奖励等政策。
二、加强“四名”工程推进力度
1.培养“名教师”。以示范引领建设为核心,以“师德高 尚、热爱教育、业务精湛、成绩显著”为目标,经过 3-5 年的努 力,培养一批在学科专业、课程改革等方面具有很强教学和研究 能力的学科领军人物。争取培养出在省、杭州市具有一定知名度 的名教师 25-30 名,在本市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等市级 名教师 100 名,在本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校级名教师 300 名。
2.培养“名班主任”。以班级管理建设为核心,以“师德 高尚、关爱学生、班级管理水平高、学生和家长及社会公认”为 目标。经过 3-5 年的努力,培养一支热爱班主任工作、热爱学生、 班级管理成绩突出的班主任骨干队伍。争取培养出在省、杭州市 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班主任 15-20 名,在本市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市级 名班主任 50 名,在本校发挥示范作用的校级名班主任 100 名。
3.培育“名校长”。以提升现代管理能力为核心,以“教 育理念先进、事业心强、管理水平高、办学实绩突出”为目标, 经过 3-5 年的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富有敬业精神 和教育情怀的专业型校长队伍。争取培养出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 和影响力的名校长 3-4名,在杭州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校长 6-8名, 在本市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名校长 20 名。
4.打造“名学校”。以提升学校内涵为核心,以“创建特 色品牌,打造优质名校”为目标,经过 3-5 年的努力,培育一批办 学行为规范、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优异、群众满意度高的学 — 3 — 校。争取打造全省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品牌名学校 4-5 所,在杭州 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学校 8-10 所;在本市认可度较高、办学特色 鲜明的名学校 20 所。
三、开展分类办学特色发展
深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积极推动严州中学梅城校区、新安江中学和寿昌中学分类办学改革试点,通过整合课程、教学、评价、资源配置等综合方式推进严梅崇德美术班、新中书法特色班和寿中音传班的多样化特色发展,使不同学校形成不同发展优势,从分层办学走向分类办学,实现错位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优质高中,形成县中教育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县域农业农村资源,加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目前严州中学梅城校区已经初步形成,具有县域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育人模式。从2024年4月开始启动探索普职融通改革试点,目前已经确定严州中学梅城校区、寿昌中学和新安江职业学校进行点对点的普职融通改革试点。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共同促进建德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