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17521/2024-3130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寿昌镇 | 成文日期: | 2024-06-03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一、2023年工作情况
寿昌镇全年在建德市“扛旗竞跑”“六大比拼”“五大会战”行动中,排名均位居全市前列,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等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坚持全面全员全域发力,扎实推进“百千万”大比武活动,狠抓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实现亚运维稳安保零进京、零聚省、未发生安全稳定事件。全年累计获评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镇、省级高品质步行街、省级美丽城镇示范镇等省级以上荣誉22个,杭州市级荣誉33个,获中央及省市各级媒体报道280余次,连续4年春节期间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文旅工作获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肯定,联乡结村、城乡风貌、村级议事协商等工作分别获杭州市市长姚高员、副市长丁狄刚、宦金元批示肯定。持续擦亮“走村不漏户 户户见干部”党建品牌,抓实抓细主题教育工作,将教育成果落到助推发展上,相关经验做法在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刘捷参加的杭州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党建统领,凝聚发展合力。作为全省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乡镇,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擦亮党建品牌。迭代重塑“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品牌,挖掘蚂蚁精神、“人人”品牌,持续丰富党建品牌内涵,延展形成具有寿昌辨识度的“楼里微光”“幸福方桌”特色品牌,加快实现基层党建水平的整体跃升。二是锻造铁军队伍。打好“用活、育强、培优、管好”组合拳,发挥年轻干部主力军作用,在“双招双引”、乡村振兴一线历练干部队伍,用好“扛旗竞跑”、“揭榜领办”等比拼平台,推动干部以沸腾状态干事创业。三是点燃共富引擎。依托“乡村梦想家”“共享工位”,招募运营团队、发展优质产业,探索乡村共富新路径,打响“来寿昌·一起创”人才品牌。
(二)加快产业转型,积蓄发展动力。在统筹“区镇融合”发展中,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一是狠抓平台能级提升。发挥好寿昌3000多亩工业存量空间,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推进机场区块开发,加快横钢、山峰、中球冠等区块低效工业用地整治,进一步提升工业平台的承载力。二是狠抓优质产业招商。立足四大工业区块定位及产业规划,谋划全方位合力工作机制,强化区镇联动、资源共享、合力招商,机场区块、横钢区块与开发区联动,重点招引通航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影视、温泉等产业;山峰区块、中球冠区块是寿昌低效用地整治主战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平台,要加快“腾笼换鸟”,重点招引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项目。三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持续优化企业服务,提升产业项目建设效率,确保拓鑫医美、盛销央厨、红狮料库、电网侧储能、环亚装配式建筑等5个亿元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推进麦子妈二期、钜元二期、千德影视、三业金属搬迁扩建等4个亿元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开发区项目推进、企业招工、生活配套等方面问题。
(三)夯实农业基础,深挖富民潜力。一是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地建设。加快实施山峰村千亩精品生态园果蔬标准地、绿荷塘千亩茶叶标准地、大塘边千亩蔬菜标准地、青田畈千亩玉米标准地、三岩千亩果园标准地等五个千亩标准地建设,引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寿昌农业区域品牌。二是积极拓展农业产业链。在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接“二”连“三”文章,依托麦子妈、双马生物、盛销央厨、睦府农业等龙头企业,并持续招引一批类似企业,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放大农业产业链经济效益。三是持续推进强村富民。做深做实联乡结村文章,主动对接,推动盘活资源、产业强村,谋划实施一批优质村级共富增收项目,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促进村民持续增收。
(四)深化文旅融合,焕发古城活力。坚持以千年古城复兴为抓手,聚焦文旅融合发展方向,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区镇融合发展态势。加强与开发区统筹协调,整合要素资源,加强互联互通,完善古镇板块、航空板块以及十里寿昌江乡村文旅板块的有机串联。围绕航空特色和省机场集团资源,共同谋划打造拳头型旅游综合体和IP,强化对建德西南片区景区景点的辐射带动,争取上级资源要素支持,打造建德西部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二是丰富文旅主题活动。挖掘寿昌“龙文化”资源,围绕赛事类、主题类、节庆类及常态化等四个方面,谋划20余项龙年文旅主题活动,同时通过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宣传矩阵,进一步提升寿昌知名度。三是招引优质文旅产业。坚持打好古镇板块产业“腾退、招引、转型”组合拳,腾退不符合街区业态,优化“一纵一横”产业布局,“一纵”是加大中山路步行街非遗、文创等业态招引培育,持续擦亮909夜经济品牌,打造“潮生活”不夜街;“一横”是加快西湖水街优质业态导入,谋划发展具有寿昌辨识度的“寿产业”,打造“寿文化”体验街;持续推动十里寿昌江乡村文旅板块招商,持续引进“乡村梦想家”运营团队,发展乡村休闲文旅产业;加快恒大御泉四季、玉温泉、自然生态主题公园等闲置资产招商盘活,目前正在对接比较有实力、有意向的客商。
(五)改善城乡风貌,提升城镇能级。聚焦市域副城建设,有序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提升镇域承载能力。一是强化规划引领。计划编制各产业板块路网联通的交通专项规划,建设“快进漫游”路网体系,实现古镇板块、航空板块、乡村文旅板块的物理融合。按照城镇东扩西优的发展布局,计划编制十八桥新城城市规划,优化城镇功能布局,提升新城区块城镇能级。编制十里寿昌江共富板块总体规划,优化十里寿昌江核心区基础产业功能布局,完善配套,提升乡村文旅产业承载能力。二是加快城镇有机更新。以创建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为契机,开展“六大现代化”专项行动,推动城镇有机更新;以创建省级历史遗韵县域风貌区新时代富春山居图为抓手,加快风貌提升及公服配套建设,实现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谋划寿昌镇“平急两用”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医食住行”四大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实现西南部乡镇优质服务共享。紧抓杭职院落地城南新区的契机,整合现有工业技校资源,谋划产业需求产教基地建设,并同步提升全域公服配套能力。
(六)优化社会治理,提升治理能力。一是坚持深化寿昌治理经验。深化发展“走村不落户,户户见干部”的治理模式,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总结桂花村“全国议事协商”试点经验做法,推广“人人模式”,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二是持续夯实社会治理基础。纵深推进“小脑+手脚”工作体系,数智赋能网格智治,持续提高“发现问题、调处化解、防范风险”的能力。三是巩固完善长效治理机制。深化信访积案件化解“五个必须”、风险排查四级联动、重点事项四色清单管理等平安护航亚运成功经验,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