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17513/2024-2997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梅城镇 成文日期: 2024-03-04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
文件编号:
梅城镇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总结和2024年
工作思路
时间:2024-03-04 11:51 来源:综合办公室 浏览次数: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梅城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党的领导,为法治工作落地落实提供极强保障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明确镇党委书记邹泉为镇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联村领导为片区法治推进责任人,村书记为行政村法治宣传责任人,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行政的主要抓手,多次在党委会、党政班子会上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有效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强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落地见效。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

(二)完善制度建设,为推进依法行政提供制度支撑

一是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围绕法治梅城建设目标,建立健全三所联审机制,由党政综合办公室具体牵头抓总,将司法所、梅城法律服务所、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三所”力量整合互动,共建“法律服务团”,形成了审查提请、流转、审查、补正、审议、签发的全流程合法性审查机制,重点加强对镇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合同进行审核把关,编制合法性审查事项目录清单,推动审核工作规范建设。二是进一步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长效机制,与浙江智仁(建德)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合同,确定法律服务事项内容,编制服务清单,加大了政府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决策的力度。三是积极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认真开展涉企营商环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深入走访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并积极开展涉企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四是积极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持续更新行政执法主体信息,及时更新执法结果信息,行政执法案卷均按标准完成归档。

(三)加强法治学习,持续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法治教育,

以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的方式开展《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各类行政法法律学习,并将学法用法纳入干部考核。二是组织重点人员开展培训。针对辖区人民调解员、专职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在农村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群众基础较深的实际,积极组织人民调解员、专职网格员和“法律明白人”进行法治培训学习,促使他们更好发挥出政策法规宣讲员和法律服务联络员的纽带作用。三是积极推进全民普法。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村居、进单位等活动,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今年以来,共开展15次主题普法活动,发放普法宣传品2600余份。

(四)优化社会治理,提升基层化解矛盾纠纷能力

一是进一步做强“17°一起调”矛盾纠纷调处梅城模式。一年以来,通过将专业性强、威望高的乡贤、律师、教师等不同领域的人才纳入调解员队伍,涌现出擅长旅游消费纠纷调处的“严大妈帮帮团”、侧重帮城保护宣传、精于小区邻里纠纷化解的“梅益轩调解工作室”、“老余调解工作室”、“睦之道调解工作室”等一批“草根”调解组织,成为了“17°一起调解”品牌的重要组织。该品牌也完成了“她”到“他们”的转变。

二是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辖区18个村均已成功创建杭州市级民主法治村,其中有1个村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村社为省级民主法治村。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今年以来,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市政府及部门的帮助与指导下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深知,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持续发力,深入巩固,我镇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如下不足:

合法性审查机制创新上不够大胆目前梅城合法性审查机制主要是在镇综合办公室统筹下,以“梅城司法所、浙江智仁(建德)律师事务所、梅城法律服务所”三所联审的模式进行日常合法性审查工作。该审查机制实体运作以来,确实为梅城各项工作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法治保障。特别是古城改造征收和正在进行的梅城镇滨江-洋程区域矿区征收,从征收决定开始到村民代表会议、户主会议、评估公司选定、入户评估等前期工作都全流程做到了法治保障无缝衔接,很好地保障服务政府的中心工作。但“三所联审”还是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局限性,平时审查“重程序、轻实体”偶有出现。合法性审查机制没有跟上政府某些专业性强的项目和中心工作的现实需求,合法性审查机制和审查小组建立时,没有发动吸收“造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其他领域专家能手”进入审查小组,造成某些专业项目合法性审查时,因对相关数据不了解或不理解,而导致“重程序、轻实体”现象。因此,梅城所将大胆实践“枫桥经验”精神,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实践中以法治为基础,适时考虑政府现实需求,创新合法性审查机制和审查小组,实现审查服务与政府现实需求的动态平衡。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思路

2024年,我镇将认真总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经验,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努力推动“法治梅城”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抓好各项法治任务落实,健全基层法治建设机制体制,落实基层法治建设机构和第一责

任人职责。

(二)持续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决策能力。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法治政府建设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保障政府

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队员的法治素养,完善执法事项目录清单,细化工作流程,打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行政执法队伍。

(四)打造梅城特色的亮金名片。17°一起调机制的经验做法,虽然实体运作已非常规范有效,该做法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得到建德市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誉。但在总结提炼和宣传上还不够,知名度不高,可以给兄弟单位学习借鉴的经验做法不够精炼。在提到梅城时,不能马上与“17°一起调”对上号,锻造梅城“金名片”的工作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相信只要紧跟省厅、市局的指导和要求,不惧阻力努力实践一定能打造出让领导和群众都能朗朗上口的亮点金名片。

                               

                                 梅城镇人民政府                                   2024年0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