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17601/2024-298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大洋镇 成文日期: 2024-02-21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
文件编号:
2023年大洋镇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02-21 10:19 来源:大洋镇 浏览次数:

2023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也是“全力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宜居建德’”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中心镇建设为使命担当,聚力三个“一号工程”“五大会战”“六大比拼”,精准发力攻坚,在全力推进实力、共富、善治、宜居、红色“五个”大洋建设中大兴“大洋之干”,不断推动“大洋之变”。一年来,我们连续四个季度获平安创建大比拼红榜;高效完成低效工业用地处置,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先后获评省首批巾帼共富工坊、杭州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成绩突出集体等省、杭州市荣誉15项。整乡镇推进项目、党建统领网格智治等8项工作获杭州市、建德市领导批示肯定,其中杭州市领导批示1项、建德市主要领导批示3项。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势能不断释放。经济总量持续扩大。1-12月,财政总收入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16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4%、1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1亿元,同比增长51.3%,其中高新技术投资1.95亿元,增速193.6%,全市第2 。实到招引外资200万美元,排名全市第二。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全面完成下王区块128户500米防护距离征迁清零。110千伏大洋变建成投运,变电容量提升3倍,打破电力能源瓶颈制约。新化化工新能源锂电循环产业项目拿地动工,7.3万吨新材料迁建项目环评获审批通过并入选省20亿重大引领项目,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夯实基础。服务保障提质提效。全力推进项目生命全周期管理,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解决环保、办证、历史遗留问题等136个,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金建高铁、站前广场征迁全线清零,“通高速、通高铁、通航运”的区位优势加速形成。如期完成浙江华电15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近400个户头1020亩土地集中流转,保证省重大能源项目无障碍施工。

(二)一年来,我们不遗余力谋创新、重引领,共富根基持续夯实。固基强本厚植发展潜力。以水系连通、三江治理等水利项目为牵引,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承办杭州市农业产业整乡镇推进项目现场会并交流发言。柳村豇豆生物防控试验基地成为农业农村部包省包片督导调研点。善食农业获评第一批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军跃养殖成为建德市唯一一家亚(残)运会鸡蛋保供单位。产业提质壮大带富实力。聚焦“1+3+X”农业产业体系,实施枸杞标准地等特色项目19个,打造建德面积最大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江蟹、鲜食枸杞、枇杷、杨梅等拳头产品的带富作用不断凸显。与华立集团等单位搭建共富矩阵,打造共富工坊8个,不断拓宽强村富民路径,全镇19个村“8050”全覆盖,其中经营性收入超百万村6个。赋能提升迸发新生活力。全面参与环三江口区域文旅产业规划,先后完成新源杭州市特色村、黄山岗古树公园等项目建设。连续两年举办樱桃节、江鲜节等农旅节庆活动,农旅研学游吸引游客298批次。成立长三角地区首家枸杞“专家研究院”,获“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新产品”金奖1项,不断提升农特产品知名度。

(三)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防风险、保平安,全域智治加快构建。协同联动,打造亚运“安全屏”。扎实开展护航亚运工作,护航亚运期间,累计出动1.5万余人次对20个必巡点、2条必巡线开展平安巡逻8000余次,对重点人事物开展全覆盖摸排梳理,全面精准掌握重点群体信息,圆满完成亚运安保工作,交出平安护航亚运的“满分答卷”。点面结合,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深入村社、企业、学校等场所开展多形式普法教育活动12场,受众3000人。坚持问题导向,组建20支平安护航巡防队伍,对37家工业企业、407家工商企业、1608家其他领域单位开展安全检查,持续夯实平安大洋根基。承办全市防汛应急演练等多项活动,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内外兼修,织密社会治理“一张网”。持续深化“新安·17治理”改革试点工作,赋权网格员紧急事件直报乡镇权限,接长“最小治理单元”治理手臂,首轮“百千万”大比武全市第二。优化综合行政执法队力量,推进“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常态长效。获省级“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红色领杭·奉献亚运”“群英榜”先进集体各1个。

(四)一年来,我们久久为功美环境、增能级,城乡品质日益提升。空间治理展现新潜能。推进腾笼换鸟,盘活低效工业用地88.44亩,为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腾出空间。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功能恢复480亩,完成徐店、胡店区块“千亩方”土地整治,连片流转“非粮化”整治农田1500亩,不断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农村面貌展现新颜值。持续擦亮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省级五水共治优秀乡镇的生态底色,划分172个微网格,持续开展人人都是保洁员、“找寻查挖”“翻盆倒罐”等行动,获杭州环境整治月度“优胜榜”。投资6000余万元实施水系连通项目,投资400余万元建成智慧管网系统,创成杭州市水美乡镇。美丽城镇展现新成效。新建兰苑二期步行街道路,推进英烈路城市道路品质提升,建成泽恩家苑等高品质小区,创成杭州市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开展优秀工匠承建村级小型工程项目试点,招标比选7个项目,涉及工程资金48万元,节省工程费用8万元。

(五)一年来,我们全心全意优服务、提质效,干事氛围更加浓厚。文明风尚崇德向善。多举措推进红色文化挖掘,修缮古建筑2处,童家祠堂获得2023年杭州市革命文物及乡土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成功创建省级五星级文化礼堂、省级巾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1个。干事创业不断深化。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举办年轻干部廉政警示教育等专题学习活动5场,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党委有要求,政府见行动”,以“破难突围扛旗竞跑”为抓手,排出干部干事重点项目清单51项,让干部在破难一线中锤炼滚打。率先开展并完成两轮政治家访,共计110余人次,解决干部困难诉求23件。压实重点工作闭环管理机制,推行“党委书记点题、村书记答题”村级月度例会,交办闭环管理事项127件,推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41件。民生福祉有力提升。有序推进骨灰堂、120急救站点、健身广场、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民生实事工程。健全完善综合救助帮扶体系,投入14万元为全镇2.5万村民购买意外保险,全年新增低保、残保等各类救助人员46户。聚焦“幸福方桌”,常态化开展“守候时光”志愿行动、“1115”养老助餐等服务。开办老年学校学堂,设立老年人智能手机、书法、太极拳等课程26班次,辐射受益群众1300人次。投入35万元,保障全镇1176名中小学生午休“躺睡”。荣获杭州市最美敬老爱老助老示范乡镇、杭州市最美窗口。

各位代表!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大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向、逆势奋进的结果,是镇人大、政协和“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为大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镇单位以及所有关心、参与、支持大洋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不足,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集镇吸附能力不强。集镇建设虽已拉开帷幕,但人口集聚没有与集镇扩容和发展实现同步,与宜居宜业的高品质集镇目标定位还有一定距离,镇域品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农业平台张力不强。已形成“四季鲜果”业态,但整体规模小而散,与周边稻香小镇、草莓小镇等体量较大乡镇相比,农业产业未形成集群化发展优势。外加财政瓶颈压力,对重大基础设施支撑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需求。三是产业变革能力不强。产业发展亮点不明,企业整体盈利和创税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业发展面临转型阵痛,新兴服务业方才进入发展初期,与打造产业高地有一定距离。面对困难,我们唯有认清新形势,发挥优势,自加压力,拉高标杆,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全力奔跑。

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推进大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进一步对标镇党委决策部署,坚定“党建活镇、产业强镇、文化兴镇、数智治镇、生态立镇”发展战略不动摇,全力推进实力、共富、善治、宜居、红色“五个”大洋建设,以中心镇建设为使命担当,实干当头、奋勇争先,为高质量谱写共同富裕“宜居建德”大洋篇章而努力奋斗。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三产联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实力强劲大洋。

高效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围绕省级开发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专班化保障好大洋化工区块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加快推进园区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管道燃气建设,保障新化7.3万吨新材料迁建项目、大洋生物盐酸氨丙啉搬迁项目等顺利施工,力争关亨智能家居一季度开工投产。全力保障高铁站前广场等项目无障碍施工。全力支持新化化工争取进入省“315”科技强基项目。梳理各层级人才招引相关政策,打造人才生活区,为企业搭建人才平台,同步做好项目代办服务,及时予以纾困。招大引强助力产业升级。围绕两家上市企业、目科小微园等平台,做好上下游产业链招引,力争招引2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编制农业产业发展五年规划,通过特色农业企业招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闲置资产盘活等,做大主导产业特色,提升强村富民能力。农旅深融助力乡村振兴。谋好非粮化整治后半篇文章,做好农田后期管护。持之以恒抓好“水稻+”综合种养,全力打造“千斤万元”综合种养示范,形成以农业观光为特色的产业新格局。坚持项目引领打造“四季鲜果”业态,用好农业产业指导性项目、区市协作及帮扶资金等资源,提升柳村蔬菜、建南枇杷、大洋江蟹、鲁塘枸杞等“一村一品”产业质效。以黄山岗等文旅资源为牵引,全面融入三江口一体化发展,探索文旅共富新路径。积极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园区和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样板镇,久久为功做大做强“红耕大洋”区域品牌。

(二)多方联动,以共建共享为引领打造幸福共富大洋。

千方百计丰富文化供给。放大省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镇优势,依托基层文化阵地,做优乡村文化综合体,推进“文化乡集”建设。抓实“文艺村长”“文化管家”各项工作,持续推进文物建筑管理,挖掘基层宣讲员,组建特色宣讲队伍,丰富红色研学线路内容,不断提升文化引领力。全力以赴发展社会事业。依托2家上市企业、5家农业龙头企业和特色鲜果产业,联动镇、村、强村公司、农户四方,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健全众联、伍村2家强村公司运营模式,聚焦“提低扩中”,做深做细“政府引导+企业需求+村集体资源+村民就业”的共富发展模式,夯实共富基础。不遗余力兜牢民生保障。全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积极稳妥处置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关注“一老一小”,做好暖心服务;压实“一米阳光”服务困境儿童公益服务、幸福方桌等工作。在麻车村、三河村医疗卫生服务站设置“中医阁”,提升中医药服务。积极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持续做好特殊群体的优抚、救助、慰问等工作,提升社会兜底救助能力,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数智赋能,以网格治理为依托打造和谐善治大洋。

不断创新基层治理。利用好“17治理”首个试点乡镇优势,进一步做实“1+3+N”全科网格运行模式,打造“先锋17跑”治理品牌。进一步规范提升“一中心四平台”数字化治理体系,全力争创省级“枫桥式”司法所。争取优质法治力量下沉,引导诉讼案件庭前调解,提高调解效率,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健全和落实领导接访、领导包案等工作机制,建立“12345”信访件办理情况评比机制,提升办件质效。加强部门衔接,规范联合调解程序、构建部门协作的多元化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大电信诈骗、反邪、禁毒宣传,持续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实。落实基层防汛责任人及物资储备建设,修订完善镇村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确保民生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隐患。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指挥机制,落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防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全力以赴做好高危人员管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稳妥处置群众急难愁盼事,力争平安创建继续领跑全市。

(四)三生融合,以生态优势为本底打造美丽宜居大洋。优化空间布局新场景。完善大洋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村庄规划编制,以“微改造”持续推进集镇有机更新。实施百亩方项目800亩、耕地功能恢复项目300亩和庆丰—上源绿色农田项目等,改善农田基础设施。以风貌管控为抓手,以兰江-双童湖为主轴线,打通“山水林田湖”的“关节”,打造生态带、文化带、产业带、景观带“四带环绕”的拥江发展形态。扮靓城镇环境新颜值。以争创省级现代化美镇建设样板镇为目标,落实双童湖公园、共富风貌驿等建设项目,贯通美丽乡村、四好公路等各项工作,打造共富共美、工农互补、特色发展的现代化美丽城镇。深化路长制、河长制、网格长制,深化“人人都是保洁员”行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实现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环境美到人文美。打造乡村示范新标杆。深化“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策略,盘活资源,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力度,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有效转变,力争招引投资亿元以上文旅项目1个。全面提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争创杭州市小微水体示范点。推进振兴路、英烈路雨污管网修复和住宅小区零直排提质增效,扎实建设“污水零直排区”,争创4A级景区镇。

(五)自身强化,以实干担当为保障打造品牌红色大洋。

思想坚定跟党走。巩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等制度,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抓实村级月度例会制、全周期考评管理等,推进重点工作、重要项目闭环管理,破解干部动力不足等问题。做实党建领富,重点是健全众联、伍村2家强村公司运营模式,用好幸福方桌、新源乡村梦想家等载体抓手,以村村联动的联片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强村富民。民呼我为提效能。主动接受镇人大和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意见,高质量落实民生实事,办好建议、提案。根据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要求,前期政府已对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广泛征求意见。经过遴选比较,形成7件候选项目建议方案,将提交大会审议。对镇人大代表票决产生民生实事,镇政府将认真分解落实,并接受各位人大代表监督检查,其余项目也将纳入政府年度任务抓好落实。廉洁奉公有担当。做好开源节流工作,持续加强执行力建设。严格“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和“三公”经费使用,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用好“政治家访”平台,筑牢干部廉洁防线。优化村级工程管理和镇级资产管理,实现“资金效用最大化”。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强化便民服务中心管理,深化“三服务”活动,联动各种载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