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17062/2024-3435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建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4-12-31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尊敬的郑超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将寿昌镇打造成为音乐节首选地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建德寿昌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关于议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和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通过引进培育市场主体、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多业态融合,创造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文旅消费活力,积极探索文旅活动“市场化”“品牌化”新机制,以“活动+旅游”促共富,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丰富市民游客精神生活,为实现“幸福宜居 文旅共富”新图景注入新力量。已累计举办大型音乐活动7场,吸引全国歌迷超8万人,带动住宿、餐饮、交通等文旅综合消费超4000万元,探索出一条杭州西部县域旅游发展的“新赛道”。
一、前期开展工作
(一)加大音乐产业引育力度。通过上门招引、以商引商、政策激励等方式主动承接一线城市演艺经济“下沉”,先后引进星远宝通、杭州睿笙、上海乘羡等演艺经济市场主体,培育演艺经济市场主体“生根发芽”、入库纳统。推动音乐节与品牌营销跨界合作,成功招引隅田川咖啡、大美浙江、天天喜乐会等5家异业品牌与17℃新安江音乐节深度整合,联动宣发,互利共赢。前期,我们积极对接,争取在寿昌镇千岛湖通用机场举办17℃建德新安江航空音乐节,但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该音乐节未能成功举办。
(二)优化审批质效促提升。强化政府侧服务保障,加强部门联动合力,制定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活动审批“一表清”,将政法委、文旅、公安、卫健、消防等审批流程、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并保持全程跟踪服务。优化大型活动容缺审批机制,在不影响活动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允许部分非关键性材料或手续在后续阶段补齐,从而扩增票务销售与宣传推广周期。
(三)提升服务质量暖人心。以文旅、公安、卫健、综合执法等部门单位为主体,就音乐活动常态化保障机制开展3次跨部门协同推进会,探索形成了安保、医疗、公交接驳、场地保障、宣传推广、文旅联动、气象应急7大领域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确保政府侧保障高效开展。聚焦特色节庆,优化乐迷多样体验,展现县域小城人文关怀,如17℃建德新安江“好好的爱你·七夕”群星演唱会期间,策划推出“爱在17”人才交友音乐派对,实现优质旅游线路与音乐、七夕相结合。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拓展多元场景增体验。进一步布局提升完善航空小镇场地,通过场地平整、排水照明系统提升、供电配套等基础设施改造,积极将航空小镇打造成为潮流音乐演出新地标。探索乡村音乐活动多元化发展模式,结合人才品牌“乡村梦想家”,深耕本土文化资源,吸纳音乐人才力量,探索户外音乐会各类新活动新业态新场景。
(二)创新业态模式促融合。聚焦Z世代客源,进一步丰富青年群体文旅产品供给,推进特色酒店、民宿打造,推动“演唱会+体育赛事”“演唱会+文化市集”“演唱会+商贸综合体”多业态融合,拓展航空体验、乡村野趣生活等沉浸式体验新场景、新项目,实现演唱会与核心景区、品牌节庆、夜间经济的“双向引流”,讲好建德“曲终人不散”的小城故事。
(三)强化顶层设计优机制。将音乐产业作为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与流行文化、其他艺术形式及现代科技的融合,不断提升音乐产业落地本地化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全域旅游奖励政策,推出鼓励市场主体举办大型音乐节奖励政策,鼓励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及大型音乐演出。成立音乐节工作专班,负责音乐节的招引、培育、审批等工作,确保音乐节的顺利举办。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如有其他意见建议或对此次办理答复不满意的,请通过电子邮件或以书信方式反馈至市文广旅体局(联系人:冯梅玲,电话:1575710513,电子邮箱:1838512087@qq.com)。
真诚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监督我们的工作。祝您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