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16430/2024-3434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建德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4-12-30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今年以来,建德市民政局坚持“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以仁爱之心、进取之心、敬畏之心,从严从紧抓好民政“三支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动能;扎实推进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9项专项整治,夯实基层基础;全力做好民政部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和全省“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遗产查询处置试点,锐意改革进取;深入实施幸福方桌、弱有众扶等行动,践行民政为民,各项工作整体协同推进,群众满意度、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获评杭州市全面深化改革成绩突出集体等杭州市级以上荣誉6项。
一、主要工作
(一)坚持党建引领,创先争优比实绩
1.抓实勤廉干部队伍。突出抓班子、带队伍,强党建、促发展,激励各条线各年龄段干部岗位争先。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民政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颁发从事民政特定工作年限荣誉证书48人,表彰“三牛五星”18人,激励干部不忘初心、厚植情怀。组建青年学习小组,一月一主题、一课一实践,大抓业务学习和综合能力提升,6人在市级以上考赛中争得荣誉。发布《乡镇(街道)民政工作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履职清单》,大抓基层骨干队伍,大抓落细落实落地。
2.塑造民政亲民形象。秉持“不出事、多出力、出亮点、出口碑”,强化党组领导,修订局机关内部管理制度22项;发布“强基固本·除险补短”清单,针对45个风险薄弱点制定136条防控措施,一月一条抓推进。扎实推进民政领域9项专项整治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1治理4整治”,圆满完成省厅“四不两直”督查,得到杭州表扬和肯定。讲好惠从党来,“建德发布”困难老年人生活补助、适老化改造等民生惠民政策阅读量过万的13条。做细用足惠民政策,党建联建牵引人保财险干部职工一道走村访户,提高老年人意外伤害险赔付率。讲好民政为民故事,沉下身子与工作对象面对面,发布月度工作掠影,主动接受监督。挖掘民政文化,精心组织“诗画七夕·浪漫游园”“九九重阳·久久敬老”、中华慈善日“优享赋能·慈善17行”等载体活动,为建功立德之城注入民生温暖。
3.升级争先创优机制。把“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贯穿全年,巩固提升民政已有争先好做法,发布“重点任务”和“争先创优”两张清单,明确重点任务20项、争先创优17项、重要指标18项;建立局机关月度例会,把工作抓在日常。精心组织参与各层级比拼争创,“殡葬跨部门综合监管”案例获评建德市“深化改革、强基固本”典型案例一等奖、党建引领“幸福方桌”做法获得建德市基层党建优享赋能十佳项目第一名。奖罚考评动真格,每季“红黑榜”与年终奖直接挂钩,最大差距达1800元,持续点燃民政系统齐心奋进干事激情。
(二)保障民生福祉,兜实“一老一小一困”
1.推进老有康养,托起幸福晚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幸福方桌”爱心助餐品牌,构筑“党委力推、兜底刚需、模式创新、功能升级、众人助力”工作格局,新增助餐点位87个、就餐人数1500余人,村社服务覆盖率达95%以上,承办杭州市农村老年助餐现场会,入选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和杭州市级共同富裕试点。办好民生实事,新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78张,完成300套“安居守护”设备安装和20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改造提升;出台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政策。完成机构改革老龄委工作接手,开展敬老月“九个一”活动。平稳有序完成特困人员市域集中供养改革,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指导推动汇泉馨安家园、钱江颐养院改造升级,全力打造“老有康养”“弱有众扶”标志性成果。用好超长期国债适老化改造,发放补助资金342.6万元,带动社会消费333.2万元,惠及228户老年人家庭。市社会福利院加大宣传推介,在院老人70名。
2.精准社会救助,织密民生保障。深化“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建立政策清单、力量清单和服务清单,季度探访关爱和幸福清单送达率100%。联动纪委大数据监督,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处理预警信息4815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新增低保低边特困对象1316人、退出1374人。推动助联体服务站点深化“物质+服务”,投入和链接资金346万元,设置服务项目110个、服务困难群众2.2万人次。优化救助管理服务机制,引导环卫工人、志愿者等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开展全国救助管理机构“619开放日”主题宣传活动,圆满完成“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累计临时救助66人次,护送返乡8人次。
3.兜牢儿童福利,合力守护未来。机构改革后设立社会福利科;承办杭州市儿童福利工作骨干培训,组织儿童督导员培训3次,做好困境和留守儿童“一人一策”精准关爱服务和动态管理。链接慈善资源,情暖困境儿童,实施“启明星”励志计划,募集慈善资金47万元,为困境和留守儿童送上“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本励志书”;募集资金3.5万元,兑现困境留守儿童“微心愿”315个;组织40名社会散居孤儿和困境儿童参与“迎着太阳奔跑”夏令营活动,32名困境留守儿童参与“蓝天翱翔梦想起航”研学活动;实施困境儿童家庭“善居工程”改造57户;发放圆梦助学金49人次,共计16.5万元。
(三)统筹社会资源,助力共建共治共享
1.凝聚爱心力量,慈善彰显建德大爱。弘扬慈善公益精神,市慈善总会全年募集捐款1533万元。广泛开展助学助医助急助困,帮扶1.4万人次。建成慈善服务示范站(点)94个,新增慈善扶贫基地2家,完成慈善信托合同备案5单276万元。6月新安江水库七孔泄洪期间,慰问一线夜间值守党员干部,接收捐款和物资13.5万元。精心组织第九个全国慈善日广场宣传活动,举办百店百铺同城义卖,发布8个慈善众筹项目,网上募资14.8万元,较上年增长335%。做优慈善品牌,实施慈善工程和服务项目18个,举办“幸福方桌”厨艺大赛、“我为幸福方桌添道菜”等活动。承接市政协“请你来协商”活动,汇聚发展慈善事业合力。我市获评2024年省级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地区,奖励引导资金100万元。
2.强化防治并举,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开展审计抽查、行业协会商会违规行为自查检查、社会组织违规评选评奖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等4个专项整治,完成629家社会组织年检,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10家,打击非法社会组织4家。获评省级领军人物1名,杭州市级5A组织8家。杭州10项年度晾晒指标中,排名第一6项、前三3项。
3.提升资金绩效,全面建设幸福库区。落实市政府要求,率先出台《建德市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项目竞争性评审实施细则》;认真组织开展2轮次移民后扶项目评审。全年安排项目102个、资金1.3亿元(含历年结余资金),产业项目扶持资金占比55%。积极向上对接争取,今年新争取水库库维资金800万元。积极推动省级竞争性资金扶持三都绿色水电共富示范项目,完成羊峨电站、镇头一、二级电站、樟岩电站收购。对接国资谋项目,多次汇报赢得省厅认同,购置城投梅城紫薇苑商铺29间,预计可为3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每村每年增收5万元。推动浙江建德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协助完成移民安置协议签订。谋划“建德市富春江库区农防领域项目”,争取下步纳入省级移民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违规问题专项治理,项目监管做法在杭州移民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四)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惠民可感可及
1.婚俗改革积极推进。服务文旅融合发展,举办首届“爱在17 幸福起航”航空集体婚礼;挖掘地域特色,打造三都渔村、下涯花海等户外颁证点,九姓渔民水上婚俗文化在杭州市婚俗改革成果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开展“爱在‘17’ 建设未来 ‘德’到幸福”婚姻家庭辅导系列活动,为5658人次当事人提供免费婚姻辅导。《建德市离婚登记现状浅析及对策建议》获评“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活动三等奖。
2.殡葬改革精准有力。高质量完成民政部殡葬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和全省“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遗产查询处置试点。7月8日正式上线“数智殡监管”平台,通过强化行业监管、创新数字智管、打通部门协管、引导群众共管,实现从业人员、丧葬流程、办丧费用全闭环数字监管。截至11月,数智殡共联办2945例33278件群众身后事,共计查询反馈逝者遗产银行、证券等账户5.9万个,查询总金额3915万元,弘德汇小额遗产捐赠370例。实现“六项殡葬基本服务”免费,1-11月累计减轻群众负担332.05万元。争取到省级福彩公益金800万元、杭州市公共服务“西部补短”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殡仪馆迁建工程,会同财政部门用好7500万元专项债,目前已完成新殡仪馆主体建设。
3.地名管理规范有序。深化“平安边界”建设,开展常态化界线界桩巡查及界桩管理员培训。积极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中国社会报刊登我市提升乡村地名信息服务相关做法。完成住宅区命名备案和道路命名14处,基本实现门牌“浙里办”、群众“不跑腿”。
二、明年工作思路
1.召开全市民政会议。积极争取在上级民政会议上发言。精心准备召开我市民政会议,传导责任,谋划未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民政事业的良好氛围。
2.推进养老产业事业发展。聚焦银发经济,发布十五五建德市养老产业发展规划。聚焦活力老人群体,策划“17孝心游”等文旅产品;重点围绕康养旅居、保健食品、康复器械制造等方向,会同开发区、乡镇(街道)加大招商。加大养老机构管理和护理员队伍培训,提升入住率。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推进适老化改造。积极争取资金做好市福利院消防整改,稳妥做好运营改革。
3.承接“幸福方桌”共富试点。经过前期申报答辩,杭州发改委已将我市“幸福方桌”项目作为2025年杭州市级共同富裕试点。明年,我们将做实兜底刚需、做优运营模式、做强功能聚合、做大众人助力,让“幸福方桌”更可持续,更具幸福味、杭州味。
4.承接“党建引领弱有众扶”试点。省厅已上报民政部,将建德作为“党建引领社会救助”创新实践项目申报单位。下一步,联系组织部、社工部,把建德“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共富工坊”“楼里微光”等关爱困难群体、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做法整合好,推动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有明显跃升。
5.推进婚丧移风易俗。在景区、城区打造婚庆点,探索发展甜蜜经济。会同市纪委监委,扎实推进殡葬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用好数智监管,加大乡村红白理事会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对接做好殡仪馆连接线、公墓项目,加快推进新殡仪馆建成使用。
6.加大本土社会组织培育。联结统合各种资源,优化公益项目设置,加大专业能力培训,强化行业管理监督,提升建德本土社会组织辨识度、服务力。
7.提升移民项目绩效。积极向上争取部省移民突出问题项目资金。在过紧日子大前提下,优化移民项目资金安排,调动乡镇(街道)、村干部谋划移民项目积极性,助力集体经济薄弱移民村增收共富。跟踪2025年移民后期扶持政策20年执行期满后政策新动向。
8.打响慈善建德品牌。拓宽慈善收入渠道,争取更多的市外慈善资源导入建德,做大做强慈善体量。推进春风行动、联乡结村、对口帮扶、困难群体医疗负担封顶化解等项目实施,更好地助力建德民生事业发展。
9.打造民政民生示范单元。坚持拉高标杆、量质并举、示范引领,培育慈善村社、街区、商户,民生服务综合体、五星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食堂、示范型未保站、星级助联体等示范单元,呈现建德“老有康养”“弱有众扶”新变化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