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17089/2024-343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建德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4-12-27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教育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持续实施六大提质增效行动,奋力打响“建德明志 铸魂育人”教育品牌,建德教育工作总体满意度连续6年高于省平均分,基础教育生态监测获评A等,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创建通过省级督导评估。
一、2024年工作亮点
1.党建铸魂强引领。18位市领导赴全市中小学校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校一案”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51所公办中小学校党组织和班子完成优化调整。以“建德明志 铸魂育人”党建品牌为总领,打造杭州市中小学校示范性党组织3个,创成省级“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2所。
2.优化布局扩资源。全年投入资金2.4亿元,实施重大教育建设项目10个,其中洋溪小学、明珠小学改扩建工程已投入使用,新增班级24个,新增学位1080个。进一步调整教育布局,撤并了杨村桥初中等4所学校(校区)。完成中小学校“示范食堂”12家,入选杭州市校园“清膳e家”平台应用试点县市。
3.推动两创提水平。新增省一级幼儿园4所,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99.8%、88.72%。顺利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创建省级评估。全力保障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100%入学,其中公办就读率达97.38%。跨区域教共体结对38所,挂牌成立杭州学军中学附属洋溪小学,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
4.以德为先重思政。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资源、建强师资队伍,创新打造了“建思政·德未来”思政一体化品牌,与高校结对组队参加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金课”大赛获一等奖。
5.多样发展提质量。深化集团化办学合作,推动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整体提升教育质量。24年C9名校录取25人,985高校录取50人,空军飞行员录取2人,高二学生郑博仁被清华大学2025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录取,获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金牌1人,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省赛一等奖1人。启动探索职普融通改革,入选杭州市职普融通改革试点。
6.身心健康共成长。多种形式开展阳光健体运动,在省、杭州市举办的足球、排球和传统武术等比赛中均取得优秀成绩,其中寿昌二小在2024“鲁能杯”U8组全国总决赛中夺得亚军。新增全国校园足球、排球、篮球特色学校各1所。市级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引进科大讯飞智慧心育系统,进一步提升筛查精准度。
7.专项整治优生态。开展“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专项治理,社会事务类已取消6项,整合2项,督查考查评比类、指尖上的APP均已整改到位。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切实抓好责任落实、资金管理使用、项目招投标等关键环节,推进问题整改。累计检查学校食堂67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05个。
8.深化双减促改革。优化评价机制,小学实行ABC等级评价制度,初一新生依据小升初成绩施行“S”型均衡编班,初升高落实分配生政策,逐步减轻家长、学生的焦虑。全面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累计开展专项治理和常态化检查352余次,及时发现制止苗头性问题20余个,实现平台内机构纳管率100%,监管账户支付渠道开通率100%。
9.多措并举保安全。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学校自查并整改隐患206处,安全检查组排查并整改隐患103处。扎实做好防溺水、防诈骗、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工作,开展安全教育活动8920场,参与师生56万人次。入选《杭州市“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暨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一件事”推荐案例汇编》5篇。市教育局“12345”效能指数(网上信访)每月均获优秀等次。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市教育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教育重点领域改革,扩大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为建德奋力谱写“幸福宜居文旅共富”新篇章贡献最大教育力量。
1.加强党的领导,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实施“红色种子”计划。牢牢把握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改革方向,稳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见效。
2.加大资源供给,办好更加优质公平的基础教育。力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创建通过国家级评估。因地制宜做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撤并,计划投入2.6亿元实施12个教育重点项目,完成新安江第一初级中学改建一期等6个项目。
3.坚持五育并举,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成立建德市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体育艺术和科学教育,开展市长杯足球赛等系列比赛。扎实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举办2025年全市全民终身学习周。推动职普融通改革,为学生多元成长提供更有效的路径。
4.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强化专班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从业人员、学生、家长的安全教育,严厉打击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行为。继续开展中小幼教学共同体建设、跨区域新名校集团化工作,共建共享教育资源。
5.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振师德师能。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建立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开展“一日六好”师德评价。统筹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计划招聘教师90名,深化“杭派新安名师”培养,加大“四名工程”考核。保障教师课后服务工作合理待遇。
6.优化服务保障,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一件事”落实落细,不断提升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综合治理水平。落实《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