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16457/2024-3424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市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24-12-25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
文件编号:
建德市司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4-12-25 10:58 来源:市司法局(市行政复议局) 浏览次数:

2024年,建德市司法局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为建德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我局荣获杭州市“枫桥经验”传承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嘉奖,党组“楼里微光·小楼新枫”项目获评杭州市司法行政系统最优党建项目,并代表浙江在全国《人民调解》杂志通讯员会议进行发言(全国共8个省份发言)。

一、2024年主要工作

(一)聚焦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能力实现整体跃升

一是法治建德建设基础牢固稳定。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一府两院”联席会议,完成杭州市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查,制定《2024年法治建德建设工作要点》。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开展法治宣传325场,覆盖人数达1.2万余人次。二是合法性审查运行能力不断提升。推进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工作,完成首批及第二批法治审查员任命,实现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规范合法性审查全流程,制定《建德市行政合法性审查中心协同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办法》《建德市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制发《建德市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制度汇编》。截至目前,共审查市政府常务议题107件、规范性文件15件,完成27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开展乡镇合法性审查186件,备案审查完成率达100%。三是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打造以“周通报”“月上门”“季约谈”“年报告”为核心的行政争议预防化解县域联动协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市行政复议收案231件,结案166件,调撤76件(含受理前调撤23件),不予受理7件,复议调解率40.21%,复议后起诉0败诉。

(二)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平安维稳能力实现整体跃升

一是做实矛盾纠纷化解成效。开展“抓源促治、强基固本”人民调解专项行动,推进落实“首席调解员”制度,深化党建统领“楼里微光”做法,指导成立电力行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完善校园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实现16个镇街专职调解员全覆盖,成功推选3名杭州市“新锐调解员”,扩大“新武德”“大脚板”等品牌调委会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市共调解矛盾纠纷9777件,调解成功9770件,成功率99.9%。二是抓实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推行“片区化管理”模式,实现“片区事、片区结”。运用“浙里连心”心理矫正平台,建立“心理医生+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工作团队,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截至目前,累计入矫201人,解矫235人,无严重再犯罪情况发生。三是压实刑满释放人员监管。充分运用“浙里安帮”平台,实时更新维护刑释人员个人信息,综合运用线上互通、线下融合、实地查访等方式,建立一人一档,并实施赋码管理,对刑释人员的诉求和预警及时跟进处置。截至目前,帮教率100%。

(三)聚焦法律服务供给,法护民生能力实现整体跃升

一是推动法律服务提质。依托“12348”热线与市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点,整合律师、公证等行业资源与社会治理中心、检察院等部门法律资源,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闭环、法律服务资源综合集成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截至目前,完成公共法律服务办件14686件,提供法律咨询2479件、法律援助1522件,挽回当事人损失120余万,满意度97.89%,案件审批满意度100%。人民联合(建德)律师事务所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二是推动公证服务提速。以建德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为切口,坚持做好“遗产身后一件事”“涉外公证”等减证便民服务,建立全市行政村公证联络点,助推公证“最多跑一次”全面落实。截至目前,共处理身后事查询信息3000余条,办理各类公证案件1637件,其中“最多跑一次”公证1487件,群众满意度达99.98%。三是推动法治素养提升。制定《2024年建德市“百场普法宣讲进基层”活动方案》等多个普法方案,印发《杭州市村(居)民法治素养基准(第一版)百问百答》,开展“法护青苗”“民法典,我想向你表白”“宪法与浙江”等普法宣传主题活动,做优“开学法治第一课”“小楼说法”“主题法日”等普法品牌,完成杭州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超过90%覆盖目标。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普法讲座243场次,惠及25000余人次。

(四)聚焦助企业服务,法治营商环境实现整体跃升

一是推进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在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开设法治服务专窗,截至目前,共办件2169件。打造涉企“行政复议四快通道”,推进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该事项成功入选杭州市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重点项目清单。截至目前,共办理涉企复议案件74件,案件平均审理期限缩短至41.77天;走访民营企业218家,审查合同249件,解决企业法律问题192个,为企业减少损失900余万元。二是深化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聚焦建德市重点产业,开展化工、草莓产业合规指导清单研究及制定,着力打造以“清单+案例”为主要内容的化工产业合规体系。在建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化工园区成立化工产业合规指导驿站,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合规建设服务。三是加大涉企行政执法能动监督。深入推进增值赋能执法改革,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工作,将监督结果纳入法治建德工作年度考核。强化数字化行政执法监督应用等平台协同效用,形成问题线索监测、分析研判、预警通报、督办销号的全链闭环体系。截至目前,共监督抓取线上监督问题线索9条。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统抓协调,推进依法治市全面落实

加强对法治工作的统筹谋划、协调指导和督促落实,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全力配合完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任务。完善以“周通报”“月上门”“季约谈”“年报告”为核心的具有建德辨识度的行政争议预防化解县域联动协作机制,确保行政诉讼调撤率、行政复议调撤率分别达到35%、40%。逐步建立合法性审查协审智库,遴选高校学者、资深律师、行业专家、法检力量等组建专家库,2025年开展不少于2次集中培训。

(二)坚持风险防范,维护基层社会平安稳定

加大对《杭州市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条例》的宣传贯彻,健全“诉调衔接”“警调衔接”机制,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督促各乡镇街道按要求配齐专职调解员。完善重点行业调解组织的建设,结合我市实际逐步建立建设工程纠纷、等专行业调解组织。出台《建德市社区矫正中心实体化运作实施方案》,发动政府各部门、社会各阶层入驻矫正中心,加强与建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合作,打造“矫医联动”的特色品牌。充分运用“浙里安帮”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做好归正人员一人一档,定期进行分析研判,评估风险态势,确保刑释解矫人员不脱管、不漏管。

(三)坚持法治为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建立健全群众办事满意度评价机制,完善律师、法律工作者、公证员等的人员管理、监督制度,提升本市法律服务人员参与“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能力。实施宣传《浙江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育民工程,每月针对性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活动。打好“八五”普法收官之战,深化普法内容,加强六类重点人群的普法宣传教育,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100场。充分利用“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普法平台,建成1个“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工作站,争取创成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