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小小证件暖民心
日期:2023-06-30 15:37 来源: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居民身份证从无到有,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不仅是简单的个人身份证明的变化,方寸之间折射的是时代的发展,体现的是政府观念的革新、服务的提升,承载的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谢谢,太感谢了!在外漂泊23年没有身份,现在我终于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了。”6月5日,在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沧滩社区,刚刚拿到身份证的环卫工人钟大姐难掩激动的情绪,一手攥着崭新的身份证一手拉住民警不停地道谢,这一幕也引发了一旁知情群众不绝的赞誉。

能让钟大姐二十多年的隐痛一朝化解,这背后凝聚了建德公安户籍干警们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一心为民的情怀。

去年年底,审批中心户籍民警邵明孝像往常一样接起窗口热线电话,“邵警官,我们社区里住着一个贵州来的妇女,到现在都没有身份证的,家里条件很差,你们公安有没有办法解决?”挂掉电话,邵警官当即决定前往当事人住处进一步了解情况。电话里所指的困难群众姓钟,五十多岁,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笑容腼腆,她当天早早地在楼下等候,见到邵警官,略显难为情,支支吾吾说了第一句话:“我没文化不认识字的,就想请你们帮一个忙。”      

 

“一张床、一台柜、一面桌”在二楼钟大姐不足十个平方的廉租房里紧挨着,桌上凌乱地摆放着上顿剩下的菜饭,唯一的电器是一只老旧的电饭煲,趁着邵明孝环顾四周的时候,钟大姐再次开口:“家里没什么东西,我平时都是在新安江环卫所干活的,钱都拿去供小孩读书了”。凭借多年从事户籍工作的经验,邵明孝判断出现 “无身份”的情况肯定还有段坎坷的经历,见钟大姐似乎不愿提起过往,邵明孝和钟大姐拉起了家常,半个小时后,钟大姐终于放下了心里包袱,向邵明孝倾诉了不愿提起的“往事”:原来钟大姐二十多年前在贵州黔西的老家有过一桩婚事,但因家庭矛盾,她冲动地选择离家出走,辗转千里来到建德后,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目前和本地一名江姓男子共同生活,两人还靠环卫工这点微薄收入供养着一名养女就读大学。因为无法提供身份证件,钟大姐一直无法将户口迁至建德,连基本的低保、农保等社会福利都无法享受,让她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 ……回到科室,邵明孝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一刻都不想怠慢,马上利用户籍信息系统展开初查,查询结果基本坐实了钟大姐的陈述,眼看问题有了解决的途径,他兴奋地与贵州警方联系,对方答复:恢复注销多年的户口,必须要本人到场。如此一来,对于钟大姐来说,她与“小小的身份证”之间横起了“四座大山”:遥远的路途、囊中的羞涩、沟通的障碍和疫情的形势!邵明孝深知户籍地警方的答复完全在理,户籍业务政策导向性强,在明确的政策面前,“变通”绝非易事,邵明孝向上级汇报了来龙去脉,副科长汪腾说:“钟大姐她情况特殊,‘天下公安是一家’,我们就先把钟大姐到建德的前因后果查个一清二楚,再拿去和对方公安说事,现在远程视频什么的不也很方便嘛。”围绕钟大姐的“身世”,户籍窗口的民警们制作笔录、跨省发函、反复沟通。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在科室里的白板上,钟大姐的名字依然醒目地停留在“待办无户口人员”中。眼看快过年了,一贯热闹的审批中心公安窗口办公室里,若有人一提起钟大姐的名字,却会突然的安静下来:大家都放心不下,大家的脑子里又会迅速地复盘一遍事情经过,仿佛会出现灵光一现的“好办法”….

今年过完年,疫情与阴冷结伴远去,春风和改革一道吹来。科室王建平老师,面对来自建德50万常住人口的户籍类问题,在户籍咨询热线岗上一坐就是二十多年,为给群众最简明、官方的答复,他养成了密切关注改革动向的习惯,在看到公安部发布身份证业务跨省通办新举措通知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钟大姐,“前期我们调查取证相当完整,两地警方也有充分沟通,这次公安部新出台的‘身份证跨省协作机制’或许能起作用!”王老师说。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经过不懈的沟通,在系统上、流程上、业务上、合法性上、情理上,建德警方与黔西警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邵警官紧接着忙前忙后,在沧滩社区的支持下,于是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钟大姐办证记”,只是建德公安的9个户籍窗口民警们日常工作的小小缩影。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权益,让每个人都享受各项社会福利保障的公平正义,更是全国上下成千上万窗口民警的使命与职责。

“凡是无户口人员,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产生,都要及时、依法的办理户口登记,不允许对公民登记户口设置障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户口这个基本问题,2015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问题的意见》及相关改革工作部署。划出“红线”彻底解决“黑户”问题,我们还在路上,今年以来,依托全市基层基础大排查工作,建德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秉持“发现一个、解决一个”的工作原则,共化解了3个户籍历史遗留问题,为5名“黑户”人员重新找回身份,消除8个“错假重”异常户籍并移交重大涉案线索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