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16449/2023-2607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市公安局 成文日期: 2023-05-24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
文件编号:
关于对市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第16号(协办)议案的答复
时间:2023-05-24 17:25 来源:市公安局 浏览次数:

戴文:

2022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导则》指出“儿童不仅属于家庭,同样属于社会,全社会都有保障儿童安全的义务责任;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必要运动,应努力建设符合儿童身心特征的活动空间,为其提供自由自在运动的乐土”。由此可知,创造对儿童更友好的成长环境,已然正在成为社会共识。我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应该尽早与省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接轨,让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环境建设、安全保护、教育文化活动要渗入儿童元素,从儿童视角多角度全方位考虑。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2023年1月获悉,建德市获评全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未来社区建设、未来乡村建设)2022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并获评全省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市、区),美丽城镇自创建以来我市已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县市。全市域打造了70个“15分钟品质生活圈”,明珠社区创建了省级老年人友好社区。这都表明我市城市建设成就显著,城市正在高品质发展。但纵观全局可知:“未来社区、品质生活圈”等建设中对中老年人的需求考量比重较多,对儿童需求关注不足。当前不少公共空间的设计普遍还存在一种“成人视角”,缺乏对儿童特征的充分考虑。

建议:城市建设要从儿童视角进行长远规划、有序推进。依据“1米线高度”标准营建保障儿童安全的成长环境、营建安全顺畅的儿童出行路径等,让城市更具品味,更有品质。具体建议如下:1.创新全域儿童友好设置的爱心斑马线,可以强化通行提示度和辨识度,进一步保障儿童安全到校、安全过街,体现儿童友好街区的理念,呵护“最柔软的群体”。2.在城市建设中,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将激发创造力、想象力的造型、色彩等童真童趣元素融进建筑风貌设计,打造安全健康、自然趣味的儿童友好公共设施。3.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地实施“儿童微乐园”项目建设,建成儿童微乐园、公园童趣天地、新时代美丽乡村儿童乐园等儿童活动空间,形成一个集游乐、运动、益智、健身为一体的儿童活动微阵地,为儿童成长提供量身打造的、安全优质的“家门口”乐园。4.倡导“儿童参与”,建立儿童需求从表达到落实的全流程、长效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