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16473/2023-2526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建德市财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3-03-10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按照中央、省、市总体部署要求,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1年度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2021年,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818.08亿元,负债总额620.75亿元,国有资本权益184.58亿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2021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112.53亿元,负债总额21.26亿元,净资产91.27亿元,
(三)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全市土地总面积347.16万亩,其中国有土地面积40.75万亩。截至2021年底,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4869亩。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1.深化改革,增强国企活力。一是出台《建德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关于改革市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建德国资监管履职清单》等二十多个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二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制。三是简政赋能管理效率不断提升。
2.创新机制,强化项目监管。2019年构建“大经建”管理机制,将财政内设PPP办公室、项目管理科、经建科整合为一个科室,打通原业务科室之间的职能界限,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和国资运营监管相融合,将审查环节前移到项目可研审批阶段,扭转了以往资金来源审查被动和滞后的局面,强化了项目决策阶段的财政约束力。
3.数字赋能,提升监管效能。市财政局(国资办)强化协同,国有企业综合管理动态监管平台建成投运,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国资国企整体智治,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党建管理、财务监督、产权资产管理等五大应用场景。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1.聚焦防范风险,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一是加强资产配置管理。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的通知》,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二是继续推进国有单位未登记权证补办工作。三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2021年,开展公路资产专项清查工作,全面摸清公路资产底数。
2.聚焦提升效益,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数字化。一是提升“资产云”管理平台。为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加快资产管理数字化推进,二是创新国有资产交易方式。打破传统线下拍卖模式,与阿里拍卖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线上交易,力求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推进清廉建德建设,提升我市营商环境。
3.聚焦清理核查,强化竣工决算。一是规范制度,从源头“根治”。下发工作通知,要求各单位清理核查已竣工但未按规定完成结算、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的政府投资项目,并进行整改。二是由点及面,推动整体“免疫”。对清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联系单位,督促整改。三是明确责任,畅通决算编报审核流程。遵循“谁主管、谁落实”的原则,落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
(三)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扎实推进基础工作,摸清全市自然资源家底。一是扎实推进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二是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三是稳步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2.统筹国土空间规划,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有序开展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二是全力推进三线落地。开展“三区三线”第一轮和第二轮试划工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线,专项设施空间规划布局。三是开展重点专项规划编制。
3.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落实耕地保护创新管理举措。二是推进矿山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三是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
4.强化要素配置改革,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
推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水资源保障,健全林业资源管理。更新和完善林业资源基础信息,加强森林湿地草地资源、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持续开展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完善森林资源“一张图”建设。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定额管理,开展森林督查,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全面推进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坚持抓改革,补短板,制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国企监管体制,整合国有资产资源,推动国企市场化转型,聚焦主业,发挥优势,增强国有资产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国企主业更加清晰,管理更加规范,盈利得到提升,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开展国企“强身健体”,提高管理效率。
推进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将部门、乡镇下属国企纳入国资监管体系。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重点培育城市建设、资源开发板块国企上市。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支持市属国企稳妥推进市场化投资,加大对我市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的投入和培育力度。
(三)发挥国有股份作用,提升资产管理绩效。
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发挥委派董事作用,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经营决策,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企业战略和产业链,开展并购重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公司市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强资本运作,增强上市公司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探索多种业务模式,包括定增、债转股等,延伸产业链,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落实主体责任,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
进一步落实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对重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核查,深入摸清资产所在位置、使用情况、账面价值等,全面掌握资产现状,夯实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五)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制度体系。
一是在国家、省级、市级的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基础之上,研究制定本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编制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的目的、范围、程序和主要指标等,确保报告编制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报告质量。
(六)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信息化支撑。
创新提升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管理水平,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坚持“一码管空间”理念,加强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空间类数据的归集共享,全面加强数据轨迹治理,场景协同应用,探索实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智慧监管和精准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