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16457/2023-2468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市司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3-01-29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法助共富、法护平安”为重点,围绕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两手抓,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助推政府法治治理持续深化,社会法律服务提质增效,法治建德氛围提档升级,为全力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宜居建德做好法治保障。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统筹协调,助推法治建德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部署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制定《建德市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建德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任务清单》,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全市96家机关和单位。常态化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八进”活动。
二是推进“法治浙江(法治政府)示范县市”创建。锚定“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创建目标,推动各部门单位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区的决定及省市法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八五”普法等系列决定、规划、纲要、意见。
三是持续强化法治建德建设工作的统筹推动。组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制定《法治建德建设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加强法治建德建设统筹协调。落实法治杭州考评任务,制定《法治建德建设考核负面清单》,结果纳入综合考评。将法治建设全面纳入党委巡察范围并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制定《法治建德建设六大专项实施方案》,并根据上级最新要求将“法治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制度体系建设”纳入法治建设专项工作。
(二)多措并举,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通过“2(近三年我市行政复议应诉情况分析报告、法治宣讲报告)+2(府院联席风险研判机制、领导包案化解机制)”工作法,持续整治“两高一低”问题,重点推进高风险案件化解工作。试行“司法局提名、同级政府任命”的行政复议员任命制度,7名同志被任命为首批行政复议员。与市委编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紧密对接,共同牵头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推动改革方案落地见效。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上半年组织了一次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网上考试,共有89人通过考试并申领执法证。联合市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举办了全市行政执法人员第一期培训班,共200余人参加培训。创新开展公职律师统筹使用试点工作,成功向杭州市申请公职律师工作的统筹使用试点,挂牌成立建德市公职律师中心。
(三)除险保安,守住平安稳定底线。
组织开展社区矫正队伍执法规范化提升年活动,运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动态掌握矫正人员底数、活动轨迹等信息。2022年,我市在册矫正对象253人,今年新入矫184人,期满解矫220人,未发生重新犯罪。截至12月底,我市刑满释放列管总数1435人,安置帮教重点人员38人,均已落实管控。规范律师与司法人员接触交往相关行为,今年以来,未发生律师引发的重大舆情事件。探索建立“17°C一起调”机制,构建有人文温度的各方参与“一起调”共建共享的人民调解格局,将区域17°C自然标识打造为人文治理标识。与综治警网中心、“共享法庭”相互联动,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协调联动体系,促进矛盾纠纷化解、诉源治理。2022年,各调解组织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708件。
(四)齐头并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
一是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形式。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强化工作统筹,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与网信办等联合举办“普法之风 show在建德”普法脱口秀活动,相关话题登上微博全国热搜总榜、微博全国要闻榜等7大榜单。推进普法主体多元化,鼓励法律教育工作者、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律专业学生等人群参与普法志愿服务和暑期法治课堂,举办公益法治大讲堂9场次,“云上法治讲堂”3场。推进普法资源集约化,利用学习强国、《今日建德》、“建村钉”、抖音、微信等线下线上媒体平台,开展以案说法,形成立体普法宣传声,2022年,各平台累计发布以案释法案例314个。推进普法方式多样化,借助“新安夜学”“主题党日”“法护平安、法助共富”专项活动等平台开展“法律六进”。今年全年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1056场次,讲座289场次,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
二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夯实市、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市256个村(社区)均配备了法律顾问。建立健全群众办事满意度评价机制,提高法律援助窗口服务水平。2022年,提供来电、来访法律咨询5449件,群众满意度达98%,开展各类法律援助1587件,其中刑事法律帮助1285件,刑事法律援助194件,民事法律援助101件,行政法律援助案件7件。开通“建德云公证”在线办理平台,满足社会公众对公证服务的新需求,通过远程视频方式,为远在海外及受疫情影响地区的当事人办理公证,全年共办理各类公证案件1643件。
三是推动法治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工作,组建专门服务民营企业的法律帮帮团,深入实施“法治体检”工程,2022年,全市律师共为703家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和法治服务,共审查合同800多件,发现并解决风险隐患577个。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思路
一是以“法治浙江示范县市”创建为引领,系统推动法治建德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法治政府建设的堵点难点,不断提升我市法治建设整体水平。以杭州市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标准化建设相关文件出台为契机,加强法制审查人员的培训教育,有效提升审查人员业务水平。立足市公职律师中心,统筹全市公职律师资源参与合法性审查工作,通过借“外脑”、引“外智”的方式吸收专业意见建议,拓展审查深度,提升审查质量。
二是以法制基础和风险防范为重点,着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前置,关口前移,提升乡镇街道部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强化诉源整治。加强招商引资和政府重大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防范政府法律风向。切实履行行政复议应诉职责,落实败诉预警、专班化解、约谈通报等工作制度,压实压紧责任单位的化解责任,努力实现行政诉讼案件发案量、败诉率、负责人出庭率、诉讼调撤率等面上指标稳中向好。
三是以品牌创建和特色打造为核心,大力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组织实施好“八五”普法规划,充分挖掘社会普法资源,彰显建德元素,动员社会公益力量,加强志愿者队伍培养,培育一批品牌普法工作室,努力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完善“17°C一起调”工作机制,加强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培育金牌人民调解工作室,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效,打造人民调解“建德样本”。深化律师行业管理,以行业党建和执业规范化为抓手,提升建德市律师事务所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持续推进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强化“普惠式”“个性式”法律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