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公益诉讼助推水域生态治理 10万尾鱼苗奔向新安江
时间:2022-06-08 16:41 来源:人民检察院 浏览次数:

放鱼咯!

严州古城,澄清门下,10万尾鱼苗欢腾雀跃奔向新安江。

6月7日,建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建德市农业农村局、五水共治办、梅城镇人民政府在建德市梅城镇澄清门下举行以“养护水生生物 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建德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暨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活动,通过增殖放流活动,补充和丰富鱼类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进一步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生态助力乡村振兴。

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时下正是禁渔期间,主办方希望通过此项活动,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水生生物养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增强公众保护渔业资源与环境的意识。不断推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活动中,来自各乡镇街道的代表、学生代表、渔民代表、政协委员等分批次将10万尾鱼苗放进了新安江中。据了解,当天放生鱼苗的款项,来自于建德市农业农村局的专项资金和建德市检察院办理的施某某非法捕捞案等三个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当事人赔付的生态修复赔偿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德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案件时始终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实施“司法办案+生态补偿”工作模式,将获得的25000余元修复费用全部用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助推水域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为了将生态环保理念从娃娃抓起,“卫蓝”检察官在梅城小学讲授法治课《关于鱼的那些事》,紧紧围绕禁渔期、禁渔期、禁用工具及方法等内容,以案释法,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法治观,筑牢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