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182ZF190000/2022-256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建德市商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2-06-17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莲花镇工委:
你们好,“关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共同富裕的建议”已收悉,我局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工作,我市于2020年成为浙江省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获得200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出台了实施方案和制定了一系列的办法和制度,于2021年4月完成项目招投标,当年6月正式启动了项目建设,以推进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人才体系、营销体系、物流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电商助力共同富裕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并已取得一定成效,在2021年,我市“推进传统产业转型电商新业态助力共同富裕”项目获得省商务系统共同富裕示范项目。
你们提出的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将围绕我市存在的电商人才紧缺、品牌影响力不大、物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建设,并结合莲花镇相关资源,发挥农村电商助力共同富裕的作用。
一、进一步健全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
一是推进市、镇、村三级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以实现农村电商下行最后一公里和上行最前一公里的通畅,进一步降低农村电商物流成本。我市现有市级物流分拨中心主要依托邮政EMS、顺丰等物流公司自建分别自建的中心,全市乡镇级物流服务站点现累计有14个,村级物流服务站点229个。本地农村电商物流成本有效降低,物流时效大大提高,市到村配送时间达到次日达。在此基础上,市级物流中心计划由交通运输局牵头建设,已经完成对一期的工程完成方案设计、费用估算以及投资回报测算,将鼓励由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共同成立实体化运营组织。同时,交通运输局牵头拟订了建德市客货邮融合发展品牌“通通带驿站”建设工作方案,依托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推动农村客货邮共享站场运力资源,共建运输服务网络,打造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通通带”农村运输服务发展新模式。前期选择在农产品较为丰富的大同镇开展试点,建设完成大同镇综合服务站,开通三线运行线路。目前,大同镇域内已实现“村村通”,每天有春风客运公司农村客运班车在各村之间穿梭,推出了“通通带驿站”依托农村班线帮助带货物流运作新模式;另外还叠加衍生出了“厨房直通车”,把地道的有机农产品和本地特色产品集合起来,销售到市域外,真正实现快递进得了村、山货进得了城,实现本地配送当日达。二是开展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点建设。依托邮政遍及城乡的线下渠道资源,积极构建“网上代购+农产品返城+便民服务+普惠金融+平台批销+物流配送”为一体的村级电商服务体系,到2021年,依托邮政为主已建立231个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站,实现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行政村服务覆盖率达 100%,其中,有30个服务站点在2021年获批为省级示范服务站点,累计示范服务站点达到42个。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功能。联合交通运输局共同合力正在重点建设50个示范服务站点,进一步完善站点服务功能,集聚代收代寄、代买代售、便民服务、电商咨询(包括培训)等服务内容于一体,并对接用工招聘、金融服务、社区团购等资源与服务,帮助丰富站点功能,提升站点的可持续运营能力,有效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平下乡的双向流通。部分站点取得了良好的建设和运营成效,如劳村电商服务站点,通过天猫电器代购、农资代销和金融服务等每月收入逾万元。针对莲花镇,也将通过甄选合适的站点赋能改造提升,打造成为标杆示范服务站点之一。
二、进一步建设农村电商区域公用品牌
一是开展“宜品建德”区域公用品牌商标注册。整合“建德草莓”、“建德苞茶”、“建德鸡蛋”等我市区域公用品牌特色产品资源,打造“宜品建德”区域公用品牌,注册品类涵盖初级农产品、食品、旅游等8大类。目前已受理集体商标注册,预计年底可取得正式商标。二是开展公用品牌标准化和体系化建设,建立区域公共品牌管理机制,以实现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品控、统一营销。开展统一包装设计,计划完成12大类产品的包装设计,目前已完成建德草莓、建德苞茶、建德鸡蛋等10大类产品包装设计和打样,并开始投入使用。并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已纳入溯源码监测体系企业13家,已扫码10万余次,并正在持续推进将建德草莓基地农场等纳入监测体系。三是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立选品中心和产品供应信息库,优选优质适销产品150款,通过提供产品对接、质量追溯、包装设计、品牌服务等,协助本地农业生产和商贸流通企业、农创客等将本地优质产品转化为网红货品,孵化出了 “严州府”柠檬凤爪、兰花等多款网销产品,帮助企业打造网红店铺,并为培训和创业人员提供网货供应。针对莲花镇产业,将甄选合适产品进入“宜品建德”产品库。四是开展农村电商主体孵化培育。计划孵化37家重点电商企业,目前已对首批15家传统企业进行重点电商化改造和孵化,协助进行产品改造、包装设计、营销策划等,通过电商直播等新模式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如建德市泷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以畜禽养殖和线下渠道销售为主,之前曾经开展过电商销售但以失败告终,对该企业进行孵化服务后,二代业主回到建德负责企业电商业务,在浙西电商跨境产业园注册公司、设立电商办公室,组建电商团队,截至2022年1月,该企业销售已突破400万元,日均发货100余单。五是开展“宜品建德”区域公用品牌的营销推广。在淘宝、抖音、微信、快手、农博会等平台上建立“宜品建德”公共品牌店铺,并制作“宜品建德”宣传推广片,组织开展资源对接活动,进行统一的营销推广。如今年3月份在微博连线中国天气“节气吃什么”栏目直播推广“宜品建德”品牌和产品,直播在线观看量达到36万人次,创新该栏目的最高在线观看量;在第四届“双品网购节”浙江专场同时举办“美好生活宜品建德”消费季活动,组织开展系列直播推广活动。今年还将联手微店官方平台,对“宜品建德”区域公用品牌和建德鸡蛋、预制菜等重点产品进行营销推广,进一步提升我市“宜品建德”区域公用品牌的知晓度和品牌附加值,拓展我市农特产品营销渠道。六是加大宣传推广。结合浙江广电集团承建的建德互联网特色乡村旅游建设项目,整合建德文旅资源,网红景点、网红人物和网红产品,针对莲花镇的现有民宿等资源,将对莲花镇的文旅造节活动给予项目策划、宣传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加大宣传推广,提升影响力。目前已在钱江卫视、“中国蓝新闻”等频道多次进行建德电商培训和优秀案例的宣传,在杭州日报等官媒进行建德农村电商工作的宣传,如在“双品网购节”启动仪式上,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突破60余万;并对接微博、头条、百度、腾讯等20多个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在全市范围营造农村电商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体系
一是组织开展多类型的电商培训。项目建设以来,已累计开展培训51场,培训2497人次。首先是建立培训和实践基地,与阿里数字乡村、钱江后浪电商学院、杭州授渔文化传媒合作设立培训和实践基地,联手培育本地主播人才,组织开展以淘宝、抖音、快手等为主要平台的直播电商精准培训;其次设立村播学堂,联合妇联、团市委、乡镇街道等多部门积极发动妇女、农创客、农村青年等参与直播电商培训,推进直播创业就业;如国兴兰园的经营者谢素花,虽年过六旬,通过2021年4月份以来参加直播孵化培训,在2021年“宜品建德”直播大赛中获得第6名,到2021年底抖音店铺直播成交已超10万元。再是开展电商基础培训,全省首个引进阿里云培系统,并组织开展企业高管的电商培训,培育一批领军型、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农村电商新人才;建设“建德电商学堂”线上学习系统,推出线上直播课程共12个,在线学习课程共59个,打破培训的时空限制实现全天候的学习培训;另外还组织开展直播大赛,实施“以赛代训”,并开展优秀直播人才的评比活动。二是制订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成立村播学院,针对我市农村青年、农产品电商区域、农场主、民宿等转型电商直播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一套农村电商直播基础课程和提升课程;同时,针对“建德豆腐包”师傅及店铺转型新零售打造网红店,制定一套“本地网红店打造”课程, 并累计开展了15期豆腐包师傅的培训。同时通过建德市跨境电商协会组织开展国家三级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评定两次,培训学员150余人,通过评定人员135人,切实帮助学员掌握从业技能和实现持证上岗,并提高相应待遇和收入。今年还将开展互联网营销师技能竞赛和电子商务师技能竞赛,实施以赛代训和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三是强化培训转化效果。建立培训台账,强化培训跟踪,培训学员实现开店转化的达到537人,其中带动创业220人,带动就业317人;又如通过豆腐包网红店铺打造培训,建德豆腐包美团店铺从零已达到190家。通过实施直播大赛,培育和遴选一批优秀电商直播人才,并成功培育出了兰园主播谢素花、茶叶主播叶佳雯等月销量额破万的素人主播,孵化出方顺和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秋梅食品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转型电商。
单位落款: 建德市商务局
日期:2022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