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16705/2022-2706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市经信局 成文日期: 2022-06-10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
文件编号:
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2-10-31 16:06 来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民盟建德市委会:

          关于在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打造县域智造高地的建议》(提2号)已收悉。对于提出的相关建议,市经信局会同组织部、科技局、财政局进行认真研究讨论,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近年来,建德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紧扣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条主线,持续推进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特别是去年以来,紧抓杭州市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契机,全力推进数字赋能,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因势利导,高标准推进制造方式转型。一是以规划政策激活数字化引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新一轮政策中每年安排不少于4000万元,对企业建设未来工厂、实施数字化项目、应用互联网平台等6大重点领域进行扶持。截至目前,累计兑现补助资金3000余万元,惠及企业80多家,撬动数字化投资近5亿元。二是以示范样板激发数字化动力。坚持大企业示范、大项目带动,全力开展标杆培育。依托新安化工、东方雨虹等一批大企业先行先试,共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等示范项目3个,列入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创建名单5家;获评省级新一代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示范试点企业7家;列入杭州未来工厂企业培育库32家,其中新安化工获评链主工厂,新化化工、南方水泥获评智能工厂,海螺水泥、福斯特、IFF获评数字化车间三是以行业整治倒逼数字化提升。把数字化改造贯穿行业转型全过程,先后开展碳酸钙、家纺、竹木制品等9个行业的整治,整治后,企业规模效益、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以碳酸钙行业为例,从203家保留提升为33家,整治后所有企业全部实现PLC自动化控制,天石、正和等龙头企业通过ERP、MES等系统打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制造。

2.分类推进,多层次普及中小企业数字化。一是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改造。化工、水泥、水产业等坚持全行业整体推进策略,做到ERP、MES、PLM、SCM等全覆盖,尤其是化工行业在做到深度数字化的基础上,鼓励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建设企业级互联网平台。新安化工“硅基新材料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认定为省第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化工行业数字化改造列入省级重点领域提升示范,获得省级扶持资金1000万元。二是推进传统行业平台化服务。把低成本、高成效的行业互联网平台作为传统块状行业数字化改造的首选。对接蒲惠制造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对我市五金工具、低压电器等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与浙江中控合作,建设建德碳酸钙行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对全市33家碳酸钙企业工艺参数、资源利用、产值能耗等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制造。三是引导小微企业上云。出台《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把3亩以上用地规下企业纳入企业上云覆盖范围。支持通信运营商、上云服务公司针对不同企业开发定制的上云业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上云标杆2家,省级大数据应用示范1家,规上企业上云全覆盖,3亩以上用地的规下企业上云覆盖率达到30%以上。

3.优化服务,全方位增强数字化改造合力。一是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引进浙江中控与新安集团合资成立浙江中控智新科技有限公司,为建德企业数字化改造提供服务,不断提升本地服务能力。建立数字化服务企业名录库,收录服务企业50多家,通过各种对接交流活动,畅通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公司沟通渠道。二是建设数字化小微园。建设小微园云上管理平台,对园区内的招商、资产、财务、物业、企业等进行统一数字化管理,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标准、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全市以移民小微园和五马洲小微园为代表的已建和在建数字化园区共10个,入驻企业39家。三是倡导项目建设数字化先行理念。鼓励新增用地企业数字化改造与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传统块状行业龙头勇华电器、五星车业,在异地搬迁过程中,提前谋划数字化改造方案,分别与杭州集控科技、浙江中控签订了数字化整体改造协议。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诚然,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产业数字化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质效较优的第一梯队企业(50家重点企业)已基本完成阶段性的数字化改造,下一步将逐步向中小企业扩面,而中小企业在推进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等众多问题。加之在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面临原材料涨价、订单不足、员工流失、货款回收期拉长等多重不利影响,企业优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生存下来。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推进产业数字化工作将面临更多挑战。我们将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提升。

1.全面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构建数字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动态监测未来工厂培育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通过专题活动讲座、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持续加大数字化改造趋势和优秀案例宣传,进一步提升企业家对数字化的认识;二是推进企业与数字化服务机构精准对接。整理收集省内各行业数字化改造优秀案例服务商,精准推送给相关企业,帮助推进数字化诊断、新项目胡数字化整体规划;三是积极支持以中控智新为核心的本地数字化服务商面向企业和行业开展数字化赋能服务,着力帮助企业找到数字转型路径。

2.分行业示范推进数字化改造。充分发挥全市首批杭州市级未来工厂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链主工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为载体,分批次有序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分行业树立1-2家标杆示范企业。化工行业以新安化工、新化化工为示范标杆,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以南方水泥、海螺水泥为示范标杆,装备机械行业以奥立达/沈氏科技为示范标杆,五金工具行业以斐凌工具为示范标杆、低压电器以勇华电器为示范标杆,通过分行业现场会形式,逐步推进数字赋能。同时,加深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与应用。针对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鼓励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建设行业级互联网平台。在传统块状行业探索平台化服务,把低成本、高成效的行业互联网平台作为传统块状行业数字化改造的首选。

3.持续强化数字化赋能要素保障。一是持续加大数字化改造财政扶持力度。对现有扶持政策进行修订完善,持续给予未来工厂认定企业奖励,对中小企业数字化攻关项目加大比扶持力度。同时,加快相关政策的审核兑付速度,进一步提升企业数字化改造热情。二是探索数字化改造专项融资服务。与人行积极对接,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数字化改造专项服务融资产品,为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融资需求提供便捷服务。三是加大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建立数字化人才清单,组织开展数字化人才专题培训;瞄准企业需求,积极协助引进数字化人才。同时,在高端人才认定上,适当向未来工厂认定企业倾斜。

单位落款: 市经信局

日期:202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