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听!“晚自习”里,建德检察官们谈办案心得~
时间:2022-01-24 08:41 来源:人民检察院 浏览次数:

     如何在案件少和小的局面下讲好检察故事,打磨精品案例?

     刑检小白在第一起刑事案子的办理中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当中有哪些酸甜苦辣?

     为贯彻落实杭州市检察长会议和我院刑检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办案质量,1月17日晚,建德检察机关第二支部举办了主题为“办案心得大家谈,促提素能抓质量”的案例分享活动。三名检察干警分享了办案体会。

案例分享

     第二检察部员额检察官黄婷以自己办理的黄某某交通肇事案为例,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名80周岁五保户老人驾驶电动三轮车不慎发生亡人事故,无论是被害人家属的伤害弥补,还是老人的责任追究,都是摆在面前的棘手问题。在案件审查过程中,黄婷认真走访了相关人员,就案件事实、证据、定性、量刑等事项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近亲属、当地村委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在村文化礼堂对该案进行公开听证,就犯罪嫌疑人的处理方式和被害人亲属的立体救助问题听取各方意见,最终使该案得以较好的解决。

      第一检察部的傅凡轩分享的则是自己转岗到捕诉部门后办理的第一起案件。最初受案时,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认自己入户盗窃他人现金的事实,且侦查机关提供的证据存在一定瑕疵。凭着对证据审查的细心和对事实真相的执著,傅凡轩一边督促侦查人员对瑕疵证据进行补正,一边不断拓展取证思路,最终通过冠字号比对的方式成功认定案件事实,让犯罪嫌疑人受到应有的处理。

     “未检工作目标是双向、综合、全面司法保护。”面对未成年人在酒吧饮酒问题和由此引发的性侵案件,“卫蓝”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负责人李丹想到的是不仅仅是单个被害人的保护问题,还需要建立完善跨部门、跨条线的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工作体系,用综合施策的检察监督去治理涉未保护的漏洞问题,构建未成年人检察融合式监督的长效机制。

     今年是检察工作“高质量建设年”,推动检察履职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是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在办案中牢牢把握“三个效果”的统一。

     对证据的审查要细,对补查的方向要明,对侦查的监督要紧,只有通过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才能体现出检察担当,形成高质量的精品案例。

     听完案例分享,检委会专职委员叶建强、徐红春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党组书记、代检察长邱生权

参加了本次案例分享会

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

邱生权指出

     案例分享会是岗位练兵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常态化开展起来,要结合自身办案和上级院公布的优秀案例,做好类案研究。

邱生权强调

     对于如何把案件办成精品案例,邱检强调,一是要有心,要主动思考如何从常见罪名和普通案件中培育精品案例。

     二是要敏锐,要深刻理解领会上级的政策导向,在个案中做好落实。

     三是要学会拓展,要主动转换角色,站在国家和社会治理大局的角度看问题。

     四是要学会借鉴,要从优秀案例中学习工作方法和能力,学习如何将司法办案与刑事政策相结合。

     五是要加强文字提炼工作,要掌握精品案例的撰写方法,善于抓住案例的重点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