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16553/2021-2420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市发改局 | 成文日期: | 2021-12-14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纲要》是建德进入新发展阶段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回顾了“十三五”全市上下坚持开放融入、谋求跨越赶超、迈向新崛起的格局阵势,分析了“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外部环境,提出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部署了九项重点任务。
《纲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展现出“重要窗口”的建德精彩。
——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典范。形成具有建德特色的以先进制造业、美丽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美丽建德成为美丽中国展示窗口。高质量建成更有“颜值”、更有“内涵”的美丽中国“建德展示窗口”。
——文化软实力成为城市“金名片”。“德文化”品牌在全国形成影响力,建成浙西文化兴盛示范区。
——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成为现实。高水平建成健康建德、平安建德,高质量实现教育强市、体育强市。
——市域社会治理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党建统领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纲要》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杭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打造“宜居建德”的总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创新兴市、工业强市、文旅活市”四大战略,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新征程中贡献建德力量,实现跨越赶超新崛起。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纲要》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富民强市首位战略,努力在全省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中形成建德定位和战略支点,在多领域跻身全国强县行列,在多维度呈现建德辨识度。
——经济转型全面深化,活力建德再塑优势。迈入全省“工业强县”行列。力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7%左右。
——数字变革走向深入,数智建德全面赋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
——生态建设全域提优,美丽建德展现新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成,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达到6个,基本建成美丽中国“建德展示窗口”。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建德魅力提升。梅城、寿昌“千年古城”焕发新生机,以“德文化”为引领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提升。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幸福建德增进福祉。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4岁。
——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平安建德基础扎实。建成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市,乡村善治“德•治理”品牌形成体系,领跑全国。
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九项重点任务
《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九项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兴市”战略,大力推进新安江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打造浙西科创高地,为“十四五”发展汇聚更多要素动能。
二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和“文旅活市”战略,着力构建“4+1+X”建德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美丽经济新高地。
三是积极融入“双循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融入杭州都市区为突破口,深入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高质量推进对口帮扶、山海协作、区县(市)协作等区域合作机制。
四是激活数字牵引动能,加快建设新时代数智建德。把数字技术发展作为引领建德实现跨越赶超的强大动能,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政府、社会数字化转型,为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和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贡献建德力量、提供建德样本。
五是重塑市域发展格局,努力打造高品质郊区新城。加快打造浙西综合交通枢纽和“小县大城”,全面强化对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的保障能力,努力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杭州高品质郊区新城。
六是深化美丽生态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建德展示窗口”。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生态文明优势,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无废城市”,打造具有标志性、辨识度的“美丽窗口”。
七是坚持以“德文化”为内核,提升文化建德魅力。深化“德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德文化”高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规模化。
八是加强民生发展保障,共创共享幸福美好家园。全力推进美好教育样板市和健康建德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安全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九是全面深化各项改革,走在体制机制创新的前列。以系统集成理念谋划实施更多集成性、综合性的重大改革,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