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建德市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考核制度(试行)》的通知
时间:2020-10-10 11:01 来源: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建教基教〔2020〕28号

各镇乡(街道)教办,各学校、幼儿园:

为切实做好我市持证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现将《建德市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考核制度(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推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建德市教育局

2020年8月18日


建德市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考核制度

(试行)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105号)精神,积极探索中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经验,逐步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规范送教服务,保证送教质量,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帮扶功效,提高送教上门的实效性,特制定此制度。

一、送教上门管理制度

1.尊重送教对象。爱护服务对象,为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成长尽心尽责。不得出现歧视、体罚、变相体罚及其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等现象。 

2.明确送教内容。教师开展送教服务时要为服务对象送学习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和补偿训练,一般应包括康复训练、认知、语言交流、生活自理、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和特长培养等方面。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让自己的每一次送教内容充实、生动有趣、秩序井然。 

3.强化家长意识。教育家长密切配合送教上门工作。送教上门教师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指导家长掌握有关教育补救方法和康复训练技能,并根据教学情况布置好家庭训练。

4.保证送教安全。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学生的安全和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送教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 

5.保证送教形象。送教教师工作中必须认真负责,对服务对象负责,对服务对象家长负责,对送教教师的集体形象负责,教师不得在送教过程中闲聊。 

6.发挥团队力量。送教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团体力量。 

7.收集送教资料。送教过程中注意相关资料的收集,每年末每一位送教教师要撰写送教工作个人总结,个人送教小故事等,按时上交相关送教材料。

8.严管经费使用。送教经费用于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学用品添置、送教师资培训、送教老师课时补贴、送教对象假日慰问、送教服务考核奖励等项目列支,决不能挪作他用。

二、送教上门考核制度

1.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首次送教上门,要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现状,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残障类别和个人潜能,做好相关专业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2.保证送教上门时间。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送教时间一般定为双休日、节假日。每个服务对象上门服务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一学年120课时以上。送教教师每一次送教必须有家长签字,不得代签。送教服务原则上每次2—4课时,车程来回在2小时以上的每次可以6—8课时。要有照片记录,并在照片上面标注送教日期。

3.规范送教补贴报销程序。送教上门补贴每月结算,用于开展送教服务教学用品添置、送教师资培训、送教老师课时补贴(30元/课时,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送教对象假日慰问、送教服务考核奖励等项目列支。送教老师交通费,按建德市教育系统市内出差交通费报销规定执行。误餐补贴按半天40元计划。每月结算,不累计,不补计。

4.定时总结、评比、考核。每年末每一位送教教师进行个人小结,相关送教学校组织进行检查和总结。市残联要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家庭进行回访,并将回访情况进行记录,并通报给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市教育局要结合业务工作检查或联合市残联对送教上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指导。


建德市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考核细则(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项目

分值

自评

得分

考核

得分

一、领导与管理

 

10分

 

1.学校重视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并纳入学校计划,每学期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看资料)

(1)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期有工作安排。

3

(2)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期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

5

2.学校领导重视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有校级领导分管此项工作。(看资料与记录)

(1)有学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参与研究工作。

3

(2)分管领导多次参与研究工作并给予指导,成立本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活动并由记录。

5

二、教师队伍建设

 

10分

3.有专人负责资源教室工作。(看资料与座谈)

(1)有兼职负责资源教室建设工作的领导。

3

(2)有专职负责资源教室建设的领导。

5

4.对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教师进行培训。(看资料与座谈)

(1)已开展校级培训。

3

(2)有教师参加省、市、县的培训。

5

三、资源教室建设

 

20分

5.制定资源教室规章制度。(看资料与记录)

(1)有资源教室规章制度,执行一般。

3

(2)有规章制度,执行较好,有记录。

5

6.有资源教室。(察看)

(1)有兼用的资源教室。

3

(2)有独立的资源教室。

5

7.资源教室设备及资源。(察看)

(1)能按要求添置部分设备。

3

(2)有专用设备,有特殊教育学习书籍等资料。

5

8.资源教室使用辐射范围。(看记录)

(1)仅对本校特殊学生开放。

3

(2)辐射周边范围,为特殊学生提供学习场所。

5

四、资源教室个案管理

 

20分

9.建立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进入资源教室的流程规范。(看资料)

(1)已建立,尚未正常运作。

3

(2)已建立,运作正常。

5

10.有学生进入资源教室接收教学训练的课程安排、时间安排以及对应的资源教师进行教学训练的内容安排。(看资料)

(1)已建立课程、时间安排以及对应的教师,运行不太经常。

3

(2)已建立课程、安排时间以及对应的教师,运行经常(两周一次)。

5

11.给随班就读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开展教学训练。(看资料与座谈)

(1)已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3

(2)个别化教学计划详细合理,严格执行,效果较好。

5

12.建立随班就读学生成长档案册。(看资料)

(1)已建立,但资料不全。

3

(2)已建立,资料齐全。

5

五、送教上门工作

 

20分

13.建立送教上门工作计划,包括送教对象基本信息、送教时间和人员安排表等。(看资料)

(1)建立计划,信息不全。

3

(2)建立计划,内容完整、详实。

5

14.送教教案内容详实,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看资料)

(1)有送教教案,内容较简单。

3

(2)送教教案内容详实。

5

15.送教课时保证,完成每学期120课时。(看资料、家长座谈或电话随访)

(1)已开展送教,但送教课时不足。

3

(2)送教课时保证。

5

16.工作经费管理规范。(看资料、座谈)

(1)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有票据凭证,但缺少专项管理方案。

3

(2)专项经费管理有方案、有票据凭证、有措施,管理合法合规。

5

附加分

 

20分

突出成绩

(1)随班就读或送教上门工作突出,在建德市级及以上媒体上报道的。

5

(2)随班就读或送教上门工作形成特色,相关论文或课题获得建德市级及以上奖励的。

5

(3)承担建德市级及以上相关活动的。

5

(4)随班就读学生参加建德市级及以上活动并获奖。

5

总  分

100

注:60分及以上为合格,75分以上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