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53667474/2025-0097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17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2024年,建德市人力社保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力以赴强党建、稳就业、聚人才、抓人事、筑保障、促和谐,以实干之笔为“幸福宜居文旅共富”新图景书写厚重民生底色。集体被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抓党建强作风 队伍建设有成效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拧紧队伍纪律之弦。紧扣“服务提速年”主题,组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学习,设立“作风效能日”常态化开展作风督查。培育市级“三强”党支部2个,市级“双优排头兵”3人。强化技能联合支部建设,扩大技能人才覆盖面。打造专业型干部,开展窗口大练兵,选送干部荣获省岗位练兵明星称号,积极参加机关办公技能竞赛,集体获市机关办公竞赛优秀单位。打造活力型队伍,开展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活动和短视频制作、无人机操控等技能培训,充实“八小时外”生活圈。
(二)保发展稳大局 守牢就业基本盘
全力强化就业优先。高频加密举办各类招聘会69场次,新增就业1.02万人,其中返乡就业3789人,发放各类就业创业及人才补贴4634余万元,惠及企业和群众7100余家次(人次)。推进重点群体就业。为763名建德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帮扶。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加强新安江和下涯2个零工市场建设,推进零工站点镇街全覆盖,累计发布零工岗位3640个。与10家人力资源合作机构达成就业引才合作协议,建成20家劳务协作基地,绘就山海协作新图景。“百校专列”驰而不息。全年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3331人,吸引1390名建德籍学子回乡就业创业。与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建德高校17联盟”合作高校达103家。新增大创企业208家,成功申创更楼、乾潭2家杭州市级大学生创业园,建成三都镇杭州市级创业陪跑空间。
(三)强化“三支队伍”建设 立足主业扬优势
牢固树立“大人才观”,组建助力“三支队伍”建设“先锋导师团”。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原则,打造勤廉并重的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全年新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30名,完成90家事业单位1295名事业人员岗位等级调整审批。全市新认定杭州市E类及以上人才306人次,大洋生物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名专技和技能人才入选享受建德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入选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入驻企业综服中心人才板块,提供一站式增值化人才服务。聚焦高素养劳动者建设,出台技能人才“黄金20条”,联合市农商行开发“技能共富贷”,发放杭州地区首笔技能共富贷1000万元,已累计发放贷款8.43亿元。全年新增技能人才6485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53人。建成首家“建德师傅”公共实训基地,开发省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7项。市工业技校师生连续两年在全国技能竞赛无人机项目中荣获一等奖,在2024全国装备制造业行业新技术应用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四)优服务惠民生 社会保障提质量
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4.85万人、9.27万人、13.92万人。城乡居保增设7000元/年缴费档次,为2300名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在更楼街道试点开展城乡居保缴费村集体补助。城乡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20元至370元/月,实现5年连增。全年争取上级社保基金及各类补助约16.3亿。严实开展基金审计,守牢基金安全底线。持续推进社保服务进万家,常态化开展局长“直播带政策”“社保17说”等政策宣讲活动。实现工伤定点医疗机构联网结算,解决垫资难题。创新政保合作,规范工伤领域案件处置。建章立制规范企退资金管理使用,成功举办第二届“一湖两江杯”桐淳建企退联谊交流活动。
(五)促和谐谋善治 基层服务开新局
打造全域16个嵌入式“人社驿站”,实现“政策就地享、业务就近办、矛盾就地化”,《深化“人社驿站”建设,打造基层人社一体化治理体系》获全省人社领域创改开最佳项目。提升最低月工资(2260元)和小时工资(22元)。全年化解各类来信来访4000余件,受理解答咨询件2.3万个。在梅城镇建立乡镇派出仲裁庭,快步开展数字仲裁,2024年全年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480件,结案率92%,调解结案率90.81%,基层化解率70%。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实施高质量就业优先行动。强化部门协同,探索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稳步提升县域就业承载力。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宣传精准度和有效性,提升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落地率。力争全年新增就业1万人,新建2个劳务协作基地。开展青年创业护航行动,新培育2个省级返乡入乡合作创业优秀村和1个杭州市级创业陪跑空间。
(二)实施高标准社保提质行动。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扩大城乡居保集体补助试点。持续开展“社保17说”“乡音讲政策”等宣传活动。加快开展退休预审工作,打造“乐享心安”建德市文化养老品牌,促进企退社会化管理服务再提升。持续推动工伤源头预防,提高工伤认定鉴定规范化水平,保障工伤职工依法快速享受待遇。健全社保基金“四防”协同风险防范体系,严格审计整改,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确保三大基金和各类资金安全。
(三)实施高能级人才支撑行动。建设高能级人才蓄水池,力争全年引进大学生5000名以上。青年博士引进实现新突破,力争新增省级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各1家。健全人才“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组建“人才集团”,探索“政聘企用”人才招引新模式。增扩“建德师傅”门类,力争新增高技能人才1800名。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推动技高者多得。强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技能富民强企推动力。
(四)实施高效能基层治理行动。擦亮“人社驿站”服务品牌,丰富服务内涵,以“人社驿站”为圆心,巩固建设覆盖城乡的“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和“30分钟技能培训圈”,放大基层人社治理和服务综合效应。深入开展“政策巡回大讲堂”“开工第一课”,聚焦欠薪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强化案件、线索件高效及时化解,擦亮“浙里无欠薪”名片。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强化源头治理,推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
(五)实施高素质人社铁军建设行动。持续加强人社机关党的建设,擦亮“1+5+X”党建品牌,筑牢政治过硬、热血忠诚的思想根基。加大力度组织开展窗口练兵比武和人社公共服务竞赛活动,打牢践行为民宗旨的能力基础,促进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常态化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以过硬作风有效提升社会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