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17556/2025-0095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建德市三都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5-03-13
有效性: 规范性文件登记:
文件编号:
2024年三都镇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时间:2025-03-13 16:00 来源:综合办公室 浏览次数:

2024年,三都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省委、杭州市委和建德市委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锚定“新时代产业融合镇域共富样本”工作目标,重点围绕十项“重大工程”、“五大会战”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2024年,三都镇成功创建浙江省“五水共治”优秀乡镇、第五批省戏曲之乡、杭州市“五水共治”二十佳镇街、杭州市音乐特色乡镇、杭州市戏剧特色乡村。

一、2024年总结

(一)协同发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经济运行动能增强。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66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91万元,同比增长10.13%;完成制造业投资1755万元,同比增长14%。全年引进外资500万美元,排全市第一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财政总收入476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7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万元,同比增长5%,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二是农业产业多点开花。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48亿元,同比增长5.6%,全镇农业主体总量达206家。全年实施农业项目42个,总投资1.21亿元。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完成签约,新和村石斑鱼综合种养、大库湾香榧油加工、八亩丘生态茶叶产业园等一批农业产业示范试点项目落地投产。19个村入股成立建德市聚能富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向上争取5500余万元,整合镇域小水电6座助力移民村消薄增收,项目入选浙江省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加强校地合作,与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开展病虫害防治、柑橘种子资源谱建设等课题研究,引进柑橘新品种5个。开展石斑鱼、柑桔标准地建设,招引农业技术团队3个,增加农业技能人才13人。三江荟联合体柑桔全产业链年产值达5.42亿元,增幅超46%;石斑鱼产量达3.5万斤,增收190万元;西红花扩面种植200余亩,增收540余万元。西红花科技小院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小院,为建德唯一。

三是文旅市场亮点纷呈。星辰蔓居亲子主题酒店、八亩丘漫樱农文旅综合体对外营业,全镇新增民宿、酒店、村咖等文旅业态14家。举办乡村梦想宠物乐园开园、首届三江簪花秀、“渔”你“乡”遇暖冬草坪音乐趴等市场化文旅活动10场,实现旅游人数8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9200余万元。邀请演员张兆辉、网红达人唐小米拍摄三江口区域旅游推荐视频7个,抖音点赞量超12万人次。镇头水库文化展示馆被认定为浙江省第三批乡村博物馆,镇头村文化礼堂获评省金牌五星级文化礼堂,松口村文化礼堂获评省智能文化礼堂。“三都麻糍”获评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称号,“三都麻糍”制作技艺纳入专项职业考核规范省级目录。

(二)坚守底线,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

一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开展特殊家庭、低保、低边、特困等人员走访慰问,发放补助资金165万元。平稳有序完成三都上街幼儿园撤并工作。关注“一老一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心青少年成长等亲子志愿服务活动21次;投入15万元改建三都村居家照料中心,投入70余万元对三都镇居家养老中心进行内部提升,全镇19个村实现老年食堂(助餐点)全覆盖。“山里朋友”服务队荣获2024年度杭州市志愿服务爱心“微梦想项目优胜奖”。

二是镇村颜值不断提升。三都镇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加速实施,大唐村美丽乡村“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500万元的桐溪大桥连接线开工建设,共同富裕下山集聚新型城镇化安置房建设工程完成进度的40%,三江口区块水系连通工程投入使用。成功争取150万元的2024年度建德市美丽乡村“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实施四好农村公路项目2个,梓里村被认定为浙江省第十三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一般村。樟村畈污水零直排村通过杭州市验收,三都村、春江源村农污扩面工程成功通过市级验收。推进“人人都是保洁员”向“人人都是当家人”进阶,全镇范围内实现保洁员清零,保洁支出减少82.19万元,同比下降40%。

三是安全稳定抓实抓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聚焦13个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入户走访5200余户,整改隐患501处。开展消防应急演练5场、村级消防队员培训360人次,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年处理非警务警情176件,受理办结基层智治平台事件5940条。推行“有事请找我”村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发放“村小二”民情联系卡2万余张,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全年访源同比下降43.6%,警源同比下降13.6%,诉源同比下降52.1%。

(三)夯实基础,党群合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建强筑牢基层堡垒。在全市率先试点村级组织干部“镇聘村用”工作,为大唐等3个偏远村补充3名人员。提升“十支队”为民服务功能,大唐村“山里朋友”志愿送餐服务队、绿源村快速抢险应急队等做法被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新建香榧油共富工坊、影像音乐共富工坊,为链组内四个村集体增收50万元,在全市“十链百坊”互看互学互比中获评优胜单位,大唐村获评偏远山区村成果展示互看互学活动优胜单位。

二是人才引擎驱动发展。以“乡村梦想家”工作为载体,引进森活文旅乡村运营团队,举办“渔火映江 梦想起航”梦想家项目集中签约会。建成全市首家杭州市级创业陪跑空间,入驻文创、电商等青创主体16家,启动杭·建“创业陪跑银龄乐享”共富接力计划。承办北大校友乡村振兴二十人论坛暨建德“乡村梦想家”创新战略研讨会,参加由青年进村创造计划,成为全国首批9家“青乘驿”授牌单位。

三是宣传惠民焕新赋能。争取56万元资金实施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及6个基层体育场地项目。打造“乡村音乐学校2.0版”,新建影像音乐工坊、“渔舟唱晚”“梨花醉月”音乐角,实现阵地建设“片区组团”。与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合作,创作音乐节目4个,举办乡村音乐会6场,培养乡土艺术人才20余名。举办首届“三江口村艺”大赛、首届“三江口”戏曲交流演出活动,全年开展文艺走亲活动25场次,服务基层群众1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