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16473/2023-2526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建德市财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3-03-10 | ||
有效性: | 规范性文件登记: | ||||
文件编号: |
一、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2021年末,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国有企业资产总额818.08亿元,负债总额620.75亿元,净资产197.33亿元,形成国有资本权益184.58亿元。
2021年,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11亿元,利润总额5亿元,上缴税费0.72亿元。
全市国有企业产业分布广泛,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保障性、公益性作用较为突出。从市级层面看,主要集中在商务服务业、公共服务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等四大行业。
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深化改革,增强国企活力。国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出台《建德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关于改革市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建德国资监管履职清单》等二十多个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市属国有公司持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制。简政赋能管理效率不断提升。梳理国资监管履职清单及放权清单,让国企拥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
(二)创新机制,强化项目监管。将财政内设PPP办公室、项目管理科、经建科整合为一个科室,打通原业务科室之间的职能界限,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和国资运营监管相融合,将审查环节前移到项目可研审批阶段,扭转了以往资金来源审查被动和滞后的局面,强化了项目决策阶段的财政约束力。
(三)加强整改,促进提质增效。切实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2021年度针对巡察审计反馈相关问题,指导国有企业认真制定整改方案,以坚决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全力抓好整改落实。
(四)数字赋能,提升监管效能。市财政局(国资办)强化协同,国有企业综合管理动态监管平台建成投运,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国资国企整体智治,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党建管理、财务监督、产权资产管理等五大应用场景。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全面推进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坚持抓改革,补短板,制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国企监管体制,整合国有资产资源,推动国企市场化转型,聚焦主业,发挥优势,增强国有资产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国企主业更加清晰,管理更加规范,盈利得到提升,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开展国企“强身健体”,提高管理效率。围绕“板块划分,同类合并,优势互补”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市属国企同质化板块、业务整合,优化市属国企组织架构。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支持市属国企稳妥推进市场化投资,加大对我市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的投入和培育力度。落实国企治理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各项要求,推动党的领导更好融入国企治理。完善国企职业经理人引进、考核制度,加大对管理、经营、技术人员的考核激励力度;实行市场化人才管理机制。
(三)发挥国有股份作用,提升资产管理绩效。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发挥委派董事作用,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经营决策,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企业战略和产业链,开展并购重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公司市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强资本运作,增强上市公司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探索多种业务模式,包括定增、债转股等,延伸产业链,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