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建德市创建浙江省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建政办函〔2021〕49号)
时间:2022-01-17 16:44 来源:市府办 浏览次数: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建德市创建浙江省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建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9月22日

建德市创建浙江省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钱塘江诗路建德区域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凸显区域文化特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活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1号令)、《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浙政发〔2019〕22号)、《浙江省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意见》(浙文旅非遗〔2020〕4号)精神和要求,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结合建德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围绕文化浙江、“四大建设行动”和诗路文化带建设,以诗路文化和非遗相关文化保护传承为核心,以区域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为要义,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点,坚持保护优先、特色发展、文旅融合、提升福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紧紧围绕非遗传承保护这一核心,通过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进一步强化“新安文化与严州文化叠加,戏曲文化与工艺文化辉映,康养文化与旅游文化交融,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契合”的多元形态,打造钱塘江诗路的耀眼明珠。

二、创建目标

围绕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中国山水文化的展示窗口,遗产活化传承的杭州样板”的总体目标,努力将建德段打造成“区域性古城复兴样板地”。依托严州文化、埠头文化、诗词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资源,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严州府城为核心打造依水而兴的古城古镇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地、非遗主题夜经济体验目的地、诗意栖居度假目的地。到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努力构建钱塘江诗路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共同体。区域整体风貌和社会文明水平显著提升,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实现“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厚、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全民共享”。

三、主要任务

(一)强基础,厚植整体发展优势

1.开展文化基因解码工程

以建德市全域为单位,针对钱塘江诗路(富春山居)先行破题,围绕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每个文化形态的历史、内容、特征、构成、联系机制、文化精神与意义、与自然人文环境关系等开展深入研究,提炼建德文化基因。围绕“建德人”远古文明、严州古州府文化、唐诗之路与睦州诗派、严州书院文化、九姓渔家文化、严州刻本等传统工艺、建德农民革命文化和千鹤妇女合作社,加强分析和解码,按照物质要素、精神要素、语言和符号要素、制度规范等维度提炼最具价值、最为核心、必须传承的关键基因,并对其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发展力开展评价,为保护、活化、转化和升华奠定良好的前提和基础,至2021年底完成文化基因解码15项。

2.开展文化生态基础提升工程

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区创建各项政策措施,制定乌龟洞“建德人”遗址、寿昌后湖古墓葬群、安仁后山东汉墓葬、20余里严州古城、下涯朱买臣、七里泷严子陵等名人景区、杜牧、陆游等唐宋诗人遗迹,严州书院、贡院牌坊、悬空寺、邓家乡合作社等公园重点区域和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农业文化遗产等重要场所的清单,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维护、培育和提升景观风貌;注重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联性、互动性。建设非遗综合数据库和数字非遗馆,更好地融合诗路文化和非遗代表性项目,接入省非遗数字化保护平台。建立健全非遗综合展示馆、非遗分馆、非遗微展示馆、非遗体验基地(点)等设施,丰富建德市博物馆非遗展馆的内容,以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展示馆、倒笃菜制作技艺展示馆、严州府菜点制作技艺展示馆等非遗展示馆为引领,厚植非遗整体氛围。

3.完善非遗保护基础建设工程

在上一轮非遗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以古严(睦)州府文化、古建德文化、古寿昌文化为核心的非遗的普查,并做好数据库建设;进一步梳理并重新制定区域内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保护清单,落实分类分级保护政策,并录入非遗综合数据库;建好用好各类传承设施,资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与富阳区、桐庐县共同组织传承人联培活动,积极推动传承人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等活动,与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的高校、研究院、研究所共同开展研修班,促进区域内项目的有序传承和创新发展;提质增量,进一步完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准入机制和动态管理,开展代表性项目存续评估和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

在文化遗产所在地,继续完善、建设一些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设施。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复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古民居及相关文物等;在不影响古民居原貌的情况下,对内部生活设施进行改造。合理布局建设一批钱塘江诗路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馆、专门艺术馆、剧院及宗教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要与属地的历史风貌、自然景观相和谐;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要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基础设施建设要纳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规划。

(二)建平台,带动优势资源转化

1.构建传统工艺振兴平台

加快落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利用高校资源、设计机构和创意企业优势,联合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基地),构建传统工艺创作、交流、展示和技能培训平台。联合富阳区和桐庐县,至2022年底建成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突破设计、技术与材料瓶颈,继承传统、引领时尚,提高传承人群的传承发展能力。通过工作站的常态运营、研讨交流和创新转化工作,推动建德更多传统技艺项目列入杭州市、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加快落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成立文创研发中心,大力促进衍生品设计研发,打造品牌,丰富产品供给;开展传统工艺大赛、传承人创新作品展,做好生产落实与市场化;扶持具有潜力的文创企业形成优势和规模。积极举办展示展销活动,依托网络销售平台,开办非遗集市、超市、夜市,形成有广度和深度的销售网。

2.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平台

开展全域性传统工艺文创大赛、主题文创或衍生品设计竞赛和文创作品展,联合富阳区、桐庐县办好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传统竹木公益大赛及一系列富春山水主题的文创大赛,推动举办非遗旅游商品设计研发等比赛,促进衍生品设计研发,打造“富春手艺”传统工艺文创品牌。依托浙江省旅游商品大赛、浙江省非遗旅游商品评选的契机丰富系列产品供给。根据建德市《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扶持意见》和《建德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实施细则》等文件的精神,重点扶持杭州玺匠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建德心安创客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思味王食品有限公司、严州府食品有限公司等具有文创属性的企业,研发建德非遗相关IP和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伴手礼。建立和完善传承人与设计师联创机制,提升设计、制作与产品研发能力,挖掘其他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创企业、骨干企业和领军企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和规模。

3.打造数字创新展销平台

依托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浙江省旅游协会非遗文旅分会等行业联盟,整合销售场所和网点,形成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销售网络,打造线下展示销售平台。开展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相关专业网站的合作,设立网络销售平台。探索与运营非遗内容的文化公司或MCN公司合作,以“文化经纪人”的角色孵化传承人个人IP、扩展销售渠道,以此来带动非遗数字创新产业的发展。积极举办和参加省内外重要展览、展示、展演、展销活动,如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提升产品、衍生品的知名度与市场活力。

(三)促融合,助推全面协调发展

1.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形成“一轴引领、四区驱动、多点发力”的文化旅游新格局。形成一轴——“新安江-富春江”轴线,以钱塘江诗路文化旅游带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新安江-富春江两岸景观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推动四区——新安江中心城发展集聚区、三江口文化旅游区、开发区(航空小镇)、黄饶半岛国际生态康养度假区四大重点平台建设,做强梦幻新安江文化IP,重点打造严州古城文化、千鹤妇女精神和浙大西迁红色文化、乾潭休闲运动、杨村桥草莓小镇、三都九姓渔村及三江口山水景观为一体的集聚区,打造新动能培育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的主平台,为文旅产业全要素、体系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立足多点——对大同、李家、莲花、钦堂、乾潭、大洋、杨村桥、大慈岩等区域进行发展定位指引,推动全域文化旅游协调发展。

探索推动诗路文化和非遗与旅游新旧六要素之间的深度融合。一是把握诗路文化内核。梳理提升新安江新安绿道景观线文化元素,联动水文化公园、江滨公园、九姓渔民文化公园、双江街码头、风月轩码头、七里扬帆旅游码头等设置诗路主题小广场、诗路主题雕塑等诗路文化节点。二是擦亮“严州古城”诗路珍珠。根据《大运河诗路建设、钱塘江诗路建设、瓯江山水诗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在严州古城古镇考古研究、重要建置建筑复原及多维展示、文物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公众考古平台建设、历史文化价值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等方面重点推进工作,融入严州文化、商埠文化、军事文化等文化元素。依托建设浙江省“未来景区”试点的契机,启用《智在严州——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梅城方案》,打造“爱上千年严州·数说严州、畅游千年严州·数游百景、守护千年严州·数化万物、发展千年严州·数惠万民”四大数字应用主场景。三是推进非遗景区建设。围绕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风情小镇、特色小镇、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建设,对接省“大花园”建设行动,挖掘建德非遗旅游景区、A级景区村(镇)的文化内涵,提出一批A级景区村(镇)非遗主题文化+旅游融合培育试点,提升非遗主题特色明显的A级景区村(镇、城)的覆盖率,争取到保护区创建成功时,覆盖率达到40%。四是串联文旅精品线路。加强非遗传习基地、非遗体验点、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文保单位等与旅游景区的整合,打造富春诗路风情线、非遗生产体验研学线、民俗节事体验线、“17°C建德新安江,爱在一起之旅”非遗主题旅游线等类型的文旅精品线路。与桐庐县共同推动开通桐庐——建德诗路水上非遗旅游专线。五是完善文旅配套服务。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游客服务中心、非遗主题酒店和非遗主题民宿建设,梳理沿江景观线,融入名人雕塑、古诗词拓印等非遗主题与诗路文化元素。培育金源昌精品民宿成为非遗主题民宿,培育罗桐花园大酒店成为非遗主题酒店。探索联动双江街旅游码头、风月轩旅游码头、七里扬帆旅游码头,形成建德非遗诗路主题水上游线。

2.推动文教有序融合

推动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加大企业、学校和传承人合作力度。依托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展示馆、倒笃菜制作技艺展示馆、严州府菜点制作技艺展示馆等基地,开展传统技艺相关的研学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的相关活动,推动“婺剧进校园”“昆曲进校园”的相关工作,为中华戏曲进校园搭建交流、展示、研讨、学习平台。以新安江第三小学(婺剧)、大慈岩镇中心小学(昆曲)为样板,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设立校内戏剧社团,将婺剧、昆曲内容编入乡土教材,可探索与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合作,打造少儿非遗戏曲综艺节目。加强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有序建设若干非遗体验基地(点)和一批非遗主题研学旅行实践营地(基地),设计研发非遗主题研学旅行线路和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非遗主题研学课程。与在杭高校非遗研究基地、杭州社会科学院合作培养钱塘江诗路文化高端研究人才,重点造就学科领军人物。培养一批保护文化遗产的管理人才。着手《钱塘江诗路文化基础教程》等乡土教材的编写出版。开展歌谣(童谣)、游艺、谜语(谚语)、故事教学;开设严州方言、梅城传说、传统艺术、传统技艺课程。从小加强青少年对非遗的了解和情感。以建德职业学院、艺校及其他职业学校为传承人培养基地,作为特长生培养非遗传承人。

3.推动业态项目联合

鼓励将诗路文化和非遗相关项目、元素有序融入影视、动漫、游戏、时尚、健康养生等产业,依托建德江南秘境国际旅游度假区,联动富春俱舍酒店、富春山居方外溪西畈酒店,融合诗路文化、九姓渔民婚俗、严东关五加皮酒等非遗元素,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诗意栖居目的地。鼓励项目间的联合保护、创新发展,突破文化传承发展的“单体保护”困境,整体提升其融入现代生活的能力。

4.推动夜间经济新发展

支持寿昌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夜间消费活动,结合古镇文化,常态化开展天罡拳、威风锣鼓、舞龙等非遗民俗表演,以“美食、文化、民俗、体验、怀旧”为主线,全力塑造“寿昌909”夜经济品牌。推动建德主城区夜间经济发展,联动双江街码头,强化步行街集市业态招引,培育双江街17嗨街品牌,实现“码头+夜市”“江上游+岸上游”的有机结合。联动月亮岛《江清月近人》演艺,在新安江大桥点阵屏灯光秀融入更多九姓渔民婚俗文化内容,推动演艺相关的品牌宣传,丰富月亮岛沿岸周边的业态配套,融入“吃、住、购”元素,提升观演前与观演后的体验,打造一站式观演服务体系,引领夜间经济新风尚。

(四)优共享,推进文化惠民富民育民

1.深化融入共享,提升民生福祉

充分发挥传统工艺工作站(基地)作用,鼓励相对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参加相关技能培训。鼓励非遗文创类企业吸收具有传统工艺或技能人员就业,促进就业增收。以非遗相关特色产业发展和文旅融合为支撑,深化“融入和共享”,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2.利用非遗元素,凸显城市特色

鼓励和支持运用非遗项目或非遗元素建设非遗主题广场、社区公园、景观街道、城市雕塑等,融入乡村改造和民众生产生活。将诗路文化、九姓渔民婚俗、严州文化等元素融入17℃新安江、江南秘境、严州古城三个建德文旅金名片,进一步强化“江清月近人”“爱就在一起”“半朵梅”等建德相关的文化符号。建设严州古城梅城非遗主题景观街道;建设乾潭镇伍子胥非遗主题公园、三都镇三都渔文化非遗主题公园。

3.培育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

鼓励和支持将严州虾灯、新叶三月三等非遗民俗活动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非遗微展示馆,举办常态化的民俗展示、展演活动,凸显“一村一品”,提高乡风文明,带动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

4.促进资源转化,助力共同富裕

发挥非遗相关产业带动优势,利用线上线下展销手段,实现从种植、加工、展示、销售等全产业链优化,形成多方面参与、多业态并进的良好局面,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社会共享的文化财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实施方案发布起至2021年10月)

成立建德市创建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根据实施方案,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完成时间,发动各成员单位以及社会团队、个人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形成创建合力,增强生态保护区创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创建实施阶段(2021年11月—2022年8月)

按照实施方案各项任务清单扎实推进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的各项工作。与富阳区、桐庐县共同围绕《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出台《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管理办法》。根据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倒排时间表,逐项逐条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并对照相关指标,抓紧抓实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地督查,定期检查创建进度,做好中期评估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三)创建验收阶段(2022年9月—2022年12月)

对创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对标各项创建指标,查漏补缺,对不达标的项目进行全力整改。完成相关台账资料和数据收集汇编工作,做好终期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由建德市人民政府及相关主管机构的领导分别为组长、副组长,建德市文广旅体局及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民宗局、规资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保护区范围内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组成建德市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建德市文广旅体局。

(二)强化政策引领

组织多领域专家,依托《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基础上,制定出台《建德市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围绕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传承人、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生态补偿、重要传统节日等出台相关专项政策。进一步统筹用地、税收、人才、环境等要素保障,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项目优先列入重点建设名单。

(三)强化资金保障

市财政设立“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专项资金,三年预算不少于1亿元,重点乡镇(街道)设立配套资金,建立分级保障机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同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投资、入股、捐赠等方式参与建设,形成财政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切实完成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各项任务。

(四)强化理论支撑

由省非遗保护中心牵头,成立建德市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专家委员会,为保护区的工作提供全面的学术指导和智力支持。开展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和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专题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理论体系。积极学习借鉴国家级保护区先进经验和做法,定期召开建设专题研讨会,每年发布一次建设发展报告。

(五)强化宣传推介

运用各种媒介手段,面向不同群体宣传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相关知识和内容。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自然和文化遗产日、中国新安江文化旅游节等相关重大活动开展全方位的钱塘江诗路文化的宣传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梅城古镇、寿昌古镇、《江清月近人》主题演出、909夜市、双江街等非遗主题景区景点,以及严州古城文化研学之旅和国学文化研学之旅主题旅游线路。拓展渠道推介相关文创产品及其衍生品,全面宣传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进展、成效、意义等,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扩大诗路文化的国内外交流。在首届建德·中国州府文化发展论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海内外严州名人优势,精心策划、举办好中国或者国际性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论坛;邀请国际国内知名媒体考察钱塘江诗路,借助严州籍文化名人向国内外宣传推介钱塘江诗路文化,展示严州传统文化的风采和价值。

附件: 1.建德市创建浙江省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责任分解表

附件

建德市创建浙江省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

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责任分解表

序号

指标

实施项目

数量

具体内容

指标性质

责任单位

完成时间

验收形式

1

保护基础建设

文化基因解码工程

/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分析和解码,开展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与发展力评价。参照相关意见或方案。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台账资料

清单制定

3个

制定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域内非遗清单,落实分类保护措施;制定重点区域和重要场所清单,制定有效保护措施;制定传承人清单。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

2021-2022

台账资料

非遗综合数据库

1个

信息完备,方便检索;接入浙江省非遗信息管理平台。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

台账资料

非遗项目与传承人评估

2次

建设周期内开展1次建德市级及以上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和1次项目存续情况评估。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台账资料

传承设施

/

传承中心、传习所、传习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活动丰富、常态运营,符合非遗保护政策要求。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综合展示馆

1个

面积不低于600平方米,集展示、展演、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参照《浙江省文化厅办公室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相关数据复核工作的通知》。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拓展销售、研发和游客集散等功能。

提升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微展示馆

1个

60-100平米,单个或多个非遗主题,展示、传播与销售一体,展现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提升性

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体验基地(点)

3个

对接诗路文化带诗路“明珠”遴选标准及建设方案。

基础性

各乡镇(街道)

2021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发展平台建设

传统工艺工作站(基地)

1个

创作、交流、展示平台和技能培训平台,并常年有效实施。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1班次/年

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实施。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2

台账资料

传统工艺专业

1个

职业学校开设1个及以上传统工艺相关专业(方向)。

提升性

★教育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文创及衍生品开发设计竞赛

1次

建设周期内开展1次非遗文创或衍生品竞赛,并组织好落地生产与市场化工作。

基础性

★宣传部、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经信局

2021-2022

台账资料

全域性传统工艺大赛

1次

建设周期内开展1次全域性传统工艺大赛。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经信局、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台账资料

非遗文创及衍生品系列产品

/

非遗文创及衍生品系列不少于5个,产品类型不少于20个。

提升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宣传部

2021-2022

台账资料

传承人与设计师联合创作机制

/

签订联合设计协议或成立机构,联合设计产品不少于3个。

提升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经信局

2021-2022

台账资料

文创骨干企业

2家

由相关部门认定。

基础性

★宣传部、发改局、经信局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展览、展示、展演、展销活动

4次

每年参加设区市级及以上组织的相关活动4次以上。

基础性

★宣传部、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台账资料

网络销售平台

1个

设置1个及以上综合性销售平台。

提升性

★商务局、经信局、农业农村局、旅投公司

2021-2022

台账资料

风貌提升建设

非遗主题广场

1个

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非遗元素建设中小型城市公园。

提升性

★住建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主题公园或社区公园

5个

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非遗主题元素建设非遗主题公园或社区公园。

提升性

★住建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主题雕塑

若干

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非遗元素设置非遗主题雕塑或小品。

提升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主题景观街道

1条

鼓励支持利用非遗元素建设景观街区,凸显城市特色。

提升性

梅城镇、寿昌镇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2

文旅融合与特色发展

游客服务中心

1家

参照相关标准建设,并设置非遗展示、展销功能。

提升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旅投公司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主题小镇

1个

参见相关建设标准或指导意见。

基础性

三都镇、梅城镇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主题特色明显的A级景区村(镇、城)的覆盖率

40%

其中4A级景区城(镇)不少于1个、3A级景区村不少于2个。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景区

2个

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省级特色小镇或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及以上;4A级旅游景区1个及以上,参见行业相关标准。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乡镇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

2条

部分地区对接诗路文化带建设、四大建设行动。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主题民宿

2家

参照浙江省级标准。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农业农村局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主题酒店

1家

参见相关部门建设标准或指导意见。

提升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主题特色街区

1条

长度在150米以上、非遗特色产品店铺不少于50%、非遗美食店铺不少于20%、配套设施完善。

基础性

梅城镇、寿昌镇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品牌培育

2个

围绕非遗活动品牌、非遗演艺品牌、传统工艺品牌、非遗老字号等展开培育建设。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经信局、各乡镇(街道)、旅投公司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集市、超市、夜市

1个

自主实施,形式灵活,满足民众和游客文化消费需求。

提升性

★商务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镇(街道)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夜间演艺活动

1个

需有固定场所和规律性常态演出。

提升性

旅投公司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夜游线路

1条

研发具有特色的非遗主题夜景旅游路线。

基础性

旅投公司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推进文教有序融合

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

/

非遗进不少于30%的中小学,每月能进1次课堂,非遗主题内容能进乡土教材。

基础性

★教育局、宣传部、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街道)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主题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

1个

参照《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实施建设。

提升性

★教育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非遗研学旅行线路

2条

开设不少于2门非遗主体研学课程。参照《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实施建设。

提升性

★教育局、团市委、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2

实地验收

台账资料

3

组织机构建设

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

1个

建立市政府领导牵头协调,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发改、教育、财政、农业农村等多部门联合的联席会议机制。

基础性

★市政府办、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

台账资料

专职管理机构

1个

配备人员不少于3人,落实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任务。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

台账资料

科学研究建设

建设研讨会

1次/2年

每2年召开一次建设研讨会。

基础性

★市政府办、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2

台账资料

建设发展报告

1次/年

每年发布一次建设发展报告。

基础性

★市政府办、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2

台账资料

机制措施建设

总体规划

1个

定位准确,目标清晰,科学合理、可操作,与其他专项规划、专门规划相衔接。

基础性

★市政府办、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发改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1

台账资料

纳入创建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提升性

发改局

2021-2022

台账资料

生态区建设

管理办法

1部

创建地人民政府制定出台。

基础性

★市政府办、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2

台账资料

专家咨询委员会

1个

由非遗、旅游、知识产权、传承人、社区(村民)代表等共同组成。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2

台账资料

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

/

原则上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基础性

财政局

2021-2022

台账资料

人才队伍

/

打造研究、管理、运营、传播等多支队伍;至少建设1支志愿者队伍。

基础性

★宣传部、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融媒体中心

2021-2022

台账资料

考核评估

/

纳入文化和旅游工作相关考核评估体系,每2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估。

基础性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2022

台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