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征迁工作已全部完成,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项目无障碍施工的保障工作,做到‘开好头,收好尾’。”4月29日,随着最后一户征迁款划拨工作的完成,新安江绿道慢行系统三期工程白沙社区征迁工作顺利结束,标志着新安江街道新安江绿道慢行系统三期征迁工作整体进度完成90%以上,该项目进入正式施工阶段,干部的“辛苦指数”将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新安江绿道慢行系统三期工程总长9.2公里,涉及新安江街道南岸白沙社区、叶家社区、丰产村、新安江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区块土地,街道于2020年12月中下旬完成整体土地测绘工作,召开征迁工作布置会,征迁工作正式启动。面对岸线长、地形陡峭、高低落差大等土地丈量难、界定难的问题,各区块征迁责任人坚持公开、透明,把征迁“晒”在阳光下,全力做到和谐征迁。其中,多次被称为“新安铁军排头兵”的白沙社区,更是展现出诸多亮点。
据了解,白沙社区通过召开1次两委专题会进行任务分工,花费2天时间完成实地勘查,开展3次工作小组会议调解征迁土地争议,仅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涉及6个生产队31户群众约43亩土地的丈量工作,征迁工作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这不是白沙社区的第一次“征战”,早在3年前,2018年,白沙社区在专项整治、征迁动员等工作上就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白沙速度”。“这次我们更顺利,首先公平公正做事,绝不让老实人吃亏,然后用科学的办法解决争议,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白沙社区党委副书记吴峥说。
阳光下的公平公正
阳光下的征迁是核心要义。从征迁摸排开始,每一次土地摸排、勘查、测量,社区都会通知生产队长和相关组长到场,与测绘人员一起进行三方“同审”,确保土地丈量工作的公开透明。完成各户征迁土地测绘图后及时公布,由各片区组长到现场与各户主进行相关测绘数据及情况的核对,将数据与“人心”摆齐。相关负责人介绍,无论是面积丈量、数据公布、协议签订、补偿款发放,每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
“大数据”的公正透明
人手一本《征迁手册》,参考各个年份的图纸,安排群众到征迁土地现场“实地考察”……除此之外,这次征迁丈量土地,白沙社区还运用了“大数据”,将公正透明贯穿了整个征迁过程。“以前土地丈量都是‘土办法’,挨家挨户用皮尺量,皮尺的松紧问题常常引起争议,”白沙社区党委副书记吴峥介绍,“这次我们参考卫星测绘仪的数据,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准度,同时一碗水端平,做到公正透明。”据了解,在征迁土地丈量和核实阶段,社区特地到市城建测绘大队,将依托卫星测绘仪记录的历年测绘图“请”到现场,与丈量结果进行比对,有效提高了土地丈量精准度的同时,还用“大数据”快速、成功地调解了旱地、林地等土地性质界定争议问题,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和好评。
公平公正尽显“温情”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种“温情”在白沙社区的征迁工作中也得到了印证。白沙社区生产二队的队长陈建庭刚上任不久,对片区的历史土地情况了解不多,遇上农户间土地界址划分有争议的,他就主动向已经80多岁的“老权威”请教。今年87岁的老队长黄大昌和88岁的老代理队长方东升尽管身体大不如从前,却毫不犹豫地重回“战场”,与陈建庭一起上门调解争议,尽显老党员退休不褪色、退休不忘责的风采。同时,他们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经验细细传授,他们表示自己虽然老了、退休了,但只要群众信任自己、需要自己,他们就会“撑起头”,为群众服务。
看着烈日下如火如荼紧张建设的施工工地和赏心悦目的新安江绿道慢行系统三期效果图,白沙社区的居民王桂凤说:“我们江南岸的百姓对这个工程期待已久,我们也想与对岸的百姓一样,有个能享受江雾拂面、乘凉休闲的好去处,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