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2019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概况
时间:2020-09-23 14:56 来源:市文广旅体局 浏览次数:

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一、着力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工程。1.2018年完成历史建筑重点维修共计14处项目,已投入资金402.4万元。2.2019年历史建筑重点修缮共计16项目,争取杭州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专项320万元,目前14个维修项目均完成工程招标,准备进场施工。3.开展2020年度历史建筑维修项目申报工作。

二、狠抓落实文物安全工作。1.召开2019年度全市文物消防安全会议。2.市文保服务中心与市执法大队开展每月不少于2次的联合检查。3.落实文物保护单位巡查上报制度。1-10月以来,通过QQ群传达文物政策6次。相关汛期、重大节日文物安全信息提醒14次。全市巡查国保单位80多人次,上报巡查表格30张;巡查省保单位95人次,上报巡查表格30张;巡查市保单位600多人次,上报巡查表格246张;整理巡查照片600多幅。检查发现建筑内有堆放杂物、灭火器材已过期等问题9处,已全部责令整改到位。

三、开展“红色记忆”主题宣传活动。1.结合2019年遗产日主题“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由我局和大洋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红色记忆”主题革命文物宣传活动。2.参与杭州市园文局统一组织的《红色记忆》微视频制作,开展我市双童烈士的微视频拍摄,宣传红色革命文物及革命精神。

四、积极开展红色革命文物保护相关工作。1.开展我市第七批市级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2.制定我市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程实施纲要以及定建德市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领导小组成员名单。3.在全市开展革命文物调查复核工作。4.根据杭州园文局要求,完成“一三三九”各项工作的微信推送工作。

五、梅城古城保护利用工作。1.协助梅城镇做好浙大西迁旧址布展工作。2.协助梅城镇做澄清门维修工程。3.完成南峰塔、北峰塔国保单位申报工作,目前已成功晋升为第八批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配合杭州市考古所,做好考古发掘工作,一是完成原影剧院地块古代石构件整理研究;二是完成严州古城西水门及其两侧城墙的野外发掘工作;三是参加总兵府遗址考古工作。

六、文保单位“智慧消防”建设工作。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文件要求上报,确定我市2018-2019年度文保单位“智慧用电”安装户数。

七、“三普”复核工作。在全市集中开展“三普”登录点复核和公布工作,根据各乡镇街道上报的核查清单及核查照片,完成全市三普复核的初步审核工作。

八、认真落实审计、巡查整改工作。对照审计、巡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处理处罚意见及建议,完成审计整改报告,并提交相关审计整改证明性资料。其中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按月报送进度。督促联系相关单位,按时落实整改。

九、推进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开展4个文物点的维修工程,完成项目前期,进入现场施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一、落实文化繁荣工程,丰富文化服务供给。

1.底完成婺剧《紫金滩》成功公演,剧目入围第十四届浙江省戏剧节终评剧目名单及2019年度全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扶持项目,10月在浙话艺术剧院参加省优秀舞台艺术展演活动并登上央视新闻。积极推进婺剧团的转隶工作。

2.举办建德市第六届农村文化节系列活动:杭州市乡村文化之旅巡演启动暨建德市第六届农村文化节开幕式活动;8月举办第七届戏曲周活动;1举办农村文化节闭幕式暨农村文艺调演。

3.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大型文艺演出2场:协助完成纪念建德解放70周年主题活动;6月联合主办党建共建单位庆“七一”文艺晚会活动;配合市纪委做好“清廉下乡 你我同行”廉戏下乡巡演活动。

4.完成文化走亲6场活动,迎亲6场。

二、丰富非遗展示展演,促进项目传承保护。

1.共同承办杭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诗路锦绣”富春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参演项目严州虾灯、婺剧、天罡拳;

2.组织严州虾灯参加“非遗薪传”——浙江传统舞蹈展演活动,参加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开幕式;

3.组织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倒笃菜制作技艺和铜浮雕技艺3个项目参加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活动;

4.组织杨坞面塑参加杭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活动;组织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倒笃菜制作技艺、提线木偶3个项目参加杭州市“非遗互联网+”周年展活动;

5.文旅融合,在大慈岩新叶古村景区举办我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展演和传统技艺展活动;

6.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协助大慈岩镇、大同镇做好元宵春节、二月二、三月三等民俗活动。

三、实施重点项目引领,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1.积极开展各类申报工作。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申报工作,并顺利通过省级推荐;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和倒笃菜制作技艺2家单位列入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公布名单;高桥、李村、航头3个村落被评为第二杭州市民俗文化村。

2.推进非遗进校园常态化工作:寿中和新三小2家学校被公布为第二杭州市非遗传承教学基地;3月协助大慈岩镇做好浙江昆剧团高雅艺术进校园研讨活动,大慈岩中心小学被浙江昆剧团授予首个昆曲传承基地;4月浙江昆剧团与大慈岩中心小学代表签订“人类非遗”—昆曲传承基地战略合作协议书,并将免费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专业辅导,免费提供服装、乐器等演出的相关必需品等,把新叶昆曲推向更大、更广的平台。

3.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文化礼堂、进社区等活动。主要通过开设非遗课程,开发戏曲教育教材;推荐优秀曲目,选播戏曲经典剧目;举办戏曲知识讲座,创排校园戏曲作品;组建校园戏曲社团,培养戏曲教育师资等形式,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20场。

4.随着非遗保护认知度提高,非遗项目的增加,非遗图片、视频资料等日益增多,对现有非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以数据库形式进行管理的需求,启动我市非遗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实现我市非遗资源的保存和共享。

5.做好博物馆非遗展厅14个省级项目的资料核对和修改,协助设计团队做好非遗视频拍摄,启动非遗实物的征集等工作。

6.举办建德市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培训,提高乡镇文化站和非遗传承基地意识能力。组织木雕技艺传承人参加省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组织严州虾灯参加“非遗薪传”——浙江传统舞蹈培训班,大力提升传承人群技艺水平。

7.推进梅城非遗街的展示展演工作,将1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植入梅城非遗古街。